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欲扬明 > 第八十六章 处心积虑

第八十六章 处心积虑

第八十六章 处心积虑 (第1/2页)

走了两步,琴声越来越清晰可闻,冯保实在忍不住地发问了:“沈老板,这是什么地方?布料绸样在这里看?”
  
  沈一石说:“是。小人接待全国各地及东西两洋诸多藩国的客人看布料绸样,都是到这里来看。”
  
  冯保审视着面前一脸谦恭之‘色’的沈一石:“养个高人在这里弹《高山流水》,让东西两洋的商人看布料绸样?”
  
  沈一石故作吃惊地问道:“冯公公听得出这是《高山流水》?”
  
  冯保矜持地一笑,不作声,却仍拿着耐人寻味的眼光审视着沈一石。
  
  杨金水方才受了冯保当众一拜,有心要回敬他,便笑着说:“沈老板有所不知,咱家这个冯兄弟可不简单,虽说在宫里当差,论才情,比外面那些什么才子、名士可强多了,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别说是在当朝,自打太祖高皇帝立国算起,也是我们宫里的头一份。”
  
  冯保赶紧低下头去:“师兄盛赞,咱家愧不敢当……”
  
  沈一石说:“琴声绸‘色’,都是我大明天朝风采。跟外藩商人作生意,不只为了多卖丝绸棉布,将口碑传到外邦也是小人这些天朝子民的职责。”
  
  “难得!”冯保赞了一句,随即又想起杨金水在场,自己不宜抢先说话,再次把头低了下去。
  
  杨金水跟着赞叹道:“确实难得!难怪王公公再三再四叫咱家一定要见一见你沈老板,就凭你这份识见,就不是一个寻常的商贾之流。”
  
  沈一石也换上了一副诚惶诚恐的表情:“两位公公谬赞,还有王公公错爱小人了……”
  
  杨金水把手一摆:“咱家和冯公公下晌还要跟齐府台商议招募织工的事,咱们也就不要再讲这些虚礼了,沈老板快带我们去看布料绸样吧!”
  
  “两位公公,请!”
  
  快到厅堂跟前的时候,琴声突然停了,响起了一声清脆的檀板,接着小堂鼓便敲响了。
  
  一记一记的堂鼓声调并不高,浑然不似一声一声敲动人的耳膜,而是一下一下在叩动着人的心‘门’。
  
  只有到了大明朝的嘉靖年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形式之一——昆曲才刚刚成熟,这样的堂鼓才能达到这种不带烟火气的境地。
  
  这一回,是杨金水的眼中突然闪出了光亮,脚步也慢了下来。他的身份何等尊贵,冯保和沈一石也都跟着放缓了脚步。
  
  沈一石方才想到的那个王公公,正是杭州织造局监正王欣。三大织造局未复设之前,宫里数百妃嫔、上万内‘侍’***也都得要穿衣,除了朝廷供应的之外,还得给那些挑剔的主子娘娘挑选时新的丝绸布料,这个差事就落到了内廷针工局的头上。时任针工局监正的王欣就时常造访沈一石在京城开的那间绸缎庄。凭着这些年来生意上的往来,此次王欣奉旨出任杭州织造局监正,沈一石自然要登‘门’造访,一来二去两人就‘混’熟了。前不久,沈一石得知江南织造使杨金水要前往苏州亲自督办苏州织造局开设棉布作坊一事,就奉上了五千两银子的大礼,向王欣打听到了杨金水和冯保的两人喜好:冯保‘精’通音律,喜好抚琴;杨金水是江南人氏,对南曲情有独钟。方才一曲《高山流水》已然引起了冯保的兴趣,此刻就换上了号称南曲之翘楚的昆曲。果然堂鼓一响,杨金水就为之心神‘荡’漾了起来。
  
  伴随着一阵悠扬的曲笛声,一个坤伶‘操’着正宗吴语唱了起来:
  
  “脸欺桃,腰怯柳,愁病两眉锁。
  
  不是伤‘春’,因甚闭‘门’卧。
  
  怕看窗外游蜂,檐前飞絮,想时候清明初过……”
  
  杨金水突然停住了脚步。
  
  沈一石故意叫了一声:“杨公公——”
  
  杨金水的眼中闪着异样的光芒:“这是《浣纱记.捧心》的唱段,却不象是原来的昆山腔。什么人改的曲子?”
  
  沈一石立刻谄笑着说:“杨公公真是法耳。这是昆山的魏良辅闭‘门’十年,下了水磨功夫改出来的新昆腔,苏州人都叫它水磨腔。眼下也就这个班子能唱,是魏良辅亲手调教出来的,原本只是自家享用。小人‘花’了十万两银子买下了这个班子,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也能一饱耳福,将我苏中昆曲之妙传遍天下四方。”
  
  杨金水依然沉醉在歌声中,悠然地赞叹道:“这个魏良辅了不起!亏他十年水磨,竟没了烟火气,在我大明朝可算是绝无仅有了……”
  
  坤伶那婉转的歌声飘了出来:
  
  “东风无奈,又送一‘春’过。
  
  好事蹉跎,赢得恹恹‘春’病多……”
  
  听着一字数息、婉约悠扬的昆曲,沈一石推开了虚掩着的厅堂‘门’,躬身将杨金水和冯保两人让了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