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欲扬明 > 第四十五章 见猎心喜

第四十五章 见猎心喜

第四十五章 见猎心喜 (第2/2页)

原来,按照大明官制,文官铨选任用之权在吏部,部推、部选自不待言是吏部的份内差事,廷推也由吏部尚书主持,等若吏部牢牢地把任用中低级官员和部推、领衔廷推中高级官员的大权握在自己手里。可是,自英宗正统年间内阁阁员挂尚书衔并取得票拟大权之后,内阁往往利用代帝拟票处理政务以及阁员本身的崇高威望干预部务,渐渐侵夺了吏部的选官之权。到了嘉靖一朝,前有杨廷和两朝托孤重臣,后有张璁、方献夫、夏言、严嵩等有大才却无‘私’德之辈,内阁强势首辅可谓层出不穷,连号称“天官”、被认为是文官之首的吏部尚书也是任由他们的喜恶而旋进旋夺,选官大权就尽落于内阁首辅之手。
  
  此外,如今的大明朝堂,文武百官明显分为三大派系,别说是六部九卿十八衙‘门’,就连喂马的上林苑监,那些被称为“弼马温”的职官司员若不跟定一派,就万难在朝廷立足。以吏部而论,吏部尚书闻渊虽说不是三派中人,却与夏言‘私’‘交’甚笃,否则也不会一直坐稳了天官之位近十年也不挪窝;文选司郎中高拱是夏言的‘门’生;而右‘侍’郎欧阳必进,则是严嵩的姻亲。他们若是达成一致意见,唯一一个自成一派的左‘侍’郎徐阶纵然不赞同,也翻不起多大的‘浪’来。而两派联手,仅以徐阶那点势力,想要改变廷推结果,难于上青天!
  
  这本是朝野内外、官场士林人尽皆知,却都不敢公然说出来的奥妙之所在,皇上却干脆地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还用那样直白如市井俚语的话敲打自己,甚或威胁要重新考虑人选,严嵩知道皇上已经很不耐烦,且对自己十分不满了,嗫嚅着说:“擢黜之恩皆出于君上,微臣不敢随意置喙,惟凭皇上圣裁决断。”
  
  “你这话言不由衷!”朱厚熜越发不快了,毫不客气地说:“朕非独断专横之君,以应天巡抚而论,以前的刘清渠,日后的严世蕃,都是夏阁老向朕举荐的;刚刚请旨从湖广押粮到浙江,转道南京见驾述职的高耀,当年升都察院副都御史,后来改任湖广巡抚,也都是你向朕举荐的嘛!这才要征询你的意见。什么时候用人罢人都是朕一个人说了算了?”
  
  夏言知道,皇上一而再再而三地难为严嵩,非要严嵩明确表态,分明是要严嵩领自己的情,日后无论是他在朝中,还是严世蕃在应天,都不好对自己‘门’下那些忠勤王事的‘门’生故吏横加指责、多方掣肘。不过,夏言却认为自己一心为着大明江山社稷、天下苍生;‘门’下也都是公忠谋国、恪守臣职的能臣廉吏,明君在位,必能明辨忠‘奸’,不必要他严嵩承自己的情,便出面打圆场说:“请皇上恕微臣多言。严阁老是谦谦君子,又惜名如羽,是必不会亲口说出首肯严世蕃接任应天巡抚的话。皇上就不必难为他了。”
  
  夏言的话倒是没有说错,语气却带出了一丝教训的意思,与严嵩的一味温顺截然不同,让听惯了奉承话的朱厚熜心里略微有点不舒服,就旁敲侧击地对严嵩说:“你啊!听话是听话,可什么时候能象夏阁老这般一心为公、慷慨任事呢?算了,朕就听夏阁老一句劝,不难为你了,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无论部推还是廷推,让吏部速速拿个章程出来,尽快办了。应天府当下既要改稻为桑,又要赈灾抚民,巡抚之位不可空悬日久,一俟东楼抵达南京,就让他与刘清渠‘交’接政务,抓好那两件大事。”
  
  严嵩拼命压抑着心中的狂喜,用尽可能平静的声音应道:“微臣遵旨。”
  
  朱厚熜故意轻描淡写地说:“今日朕召你们两位阁老进宫,并不是要商议东楼接任应天巡抚一事。朕还以为你们已经商议好了,白费了这么多的口舌。内阁眼下只有你们两位阁老,日后遇事要多通气,多商议,不要什么都推到朕的跟前来。好了,不说这个了。肃卿,你把拟的那道旨给两位阁老。”
  
  一直身处东暖阁,却没有资格说话的高拱忙从御案上拿起两张缮写的笺纸,分别递给了夏言和严嵩。两人接过来,只见那道上谕倒也十分简短,不过是说要恢复太祖洪武年间的登闻鼓旧制,准许百姓击鼓,鸣冤所告属实者不必受杖责、流放的惩罚。还未看完,两位阁老就都僵在了那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