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欲扬明 >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为民请命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为民请命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为民请命 (第1/2页)

听到这位浙江官场人尽皆知的犟驴子如此坦诚的表白,于元忠不禁默然了。他也是两榜进士出身的读书人,在上呈朝廷的奏疏之中,以及在别人面前也曾这么说过。可是,说到底,大明官场绝大多数的人做官为着什么?不外乎一是为了步步高升,二是为了财源滚滚,哪里是他所说的只是为了效忠朝廷、为民请命!此人不可理喻到了这种地步,难怪一辈子都走背运,二十年的老进士,当个七品知县都不能善终!
  
  不过,眼下可不是替这个犟驴子考虑能否善终的问题。杨‘侍’郎莅临诸暨,是为了看望这个犟驴子;而这个犟驴子原本一直在装疯卖傻、称病不出,杨‘侍’郎一到诸暨,他却又如此强横地跟省里再度对着干,不用说,一定是杨‘侍’郎答应将他的事情上奏朝廷。常言道,不怕没有理,就怕问官偏。以杨‘侍’郎的圣眷,皇上未必会听信浙江的辩白。更何况,无论清丈田亩,还是收购生丝,省里的作法也未必契合圣意……
  
  想到这里,他站了起来,说:“替我向杨大人告罪,就说本官公务在身,就不打搅杨大人歇息了。”说罢,就朝着大堂外面走去。
  
  孙嘉新跟了出去,问道:“大人这就要走?”
  
  于元忠站住了脚,气哼哼地说:“你孙知县改了省里和织造局商定的生丝章程,本官既然无法说服你,收丝一事又万万耽搁不得,布政使司就得赶紧遵你知县的命去调运现银。”
  
  原来,于元忠心里也明白,用收丝凭据抵扣赋税的确存在着孙嘉新方才指出的那些弊端,各地桑农未必会接受,得依靠各州县衙‘门’压服他们,这无疑是给各州县衙‘门’压了担子。可是,省里藩司放贷收息赚到的钱,各州县得不到一分半文,那些州官县令也未必会乐意冒着治下桑农闹事的风险,帮省里担这个责任。既然无法说服眼前这个官场犟驴子,大概各州县都会有样学样,跟省里推诿扯皮。为了顺利帮助织造局收购生丝,就得赶紧回去筹措现银。浙江虽说是国朝赋税重地,一省的钱粮赋税能占到全国总额的三成,可一时要筹办上百万两现银,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耽搁了收丝,便得罪了织造局,织造局的背后是司礼监;司礼监的背后是皇上,跟这些能决定自己官位升迁罢黜乃至身家‘性’命的人比起来,对杨‘侍’郎失礼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说完之后,于元忠又要继续往外走,孙嘉新说:“大人且请留步。卑职还有一事不明,想要请示大人。”
  
  “请示?”于元忠冷笑一声,说:“省里的公文到了你们诸暨,就形同废纸一张;我这个布政使兼按察使,也被你孙知县指派着办差使。通省上下,谁还敢给你指示?”
  
  孙嘉新似乎没有听出于元忠话语之中的嘲讽和恼怒,淡淡地说:“大人说笑了,卑职安敢违制。”
  
  身为上司,品秩又比对方高出许多,于元忠也觉得不应如此小‘鸡’肚肠,便问道:“什么事?”
  
  “今年的夏赋,是按黄册上原载的田亩数计征,还是按清丈之后的田亩数计征?请大人示下。”
  
  计征全省各州县赋税,是布政使司衙‘门’的一大职责,孙嘉新当然要请示于元忠;而且,这个问题问到了要害之处,于元忠不禁默然了。
  
  按照巡抚张继先的意思,是要按清丈之后的田亩数计征,用意不言而喻——朝廷确定在浙江和南直隶六府试点清丈田亩之时,并未明确要求当年赋税就按清丈之后的田亩数计征。但是,仅浙江参与试点的杭州、湖州、嘉兴三府就新增田亩一万九千顷,能多收到田赋折银六万五千多两,数目虽说不是很大,却是清丈田亩所带来的好处,朝廷一定乐意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没准皇上还会下旨褒扬,也不枉浙江上上下下忙活了这两三个月。可是,于元忠知道其中大有文章,也不一定能符合朝廷的心意,自己又是刚刚接任的布政使,不想替回乡守制的前任担这样天大的干系,就找借口把张继先搪塞了过去,至今还没有确定下来。
  
  见于元忠沉默以对,孙嘉新说:“卑职不揣冒昧说上一句,清丈田亩关乎千家万户百姓之福祉,兹事体大,大人又是新近才接任的布政使,此前并未参与此事,若不能仍按往年黄册上记载的田亩数计征,还是先请示朝廷的好。”
  
  孙嘉新的话语之中流‘露’出的意思,显然表明他对省里巡抚衙‘门’和布政使司衙‘门’可能因此产生的龌龊了然于心,是在为于元忠出谋划策。这样做未免有越俎代庖之嫌,也让于元忠脸面上有些挂不住,就把质疑之中带着不忿的目光投向了孙嘉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