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无品通天侯 > 56、秀才相公

56、秀才相公

56、秀才相公 (第1/2页)

熙宁十一年六月初七,扬州院试开始。
  
  院试其实跟府试,县试差异不大,都是考的基础知识。按照大夏院试的规则,第一天考经史和文章,第二天考策论和诗文。
  
  第一天简单说就是现在的填空和名词解释,就是对经史中的原文进行补缺,考的就是记忆力,对经史的熟悉程度。
  
  补缺难点是原文原字不能有一个字错,否则就整个句子算错。
  
  第二天考的就是个人能力了,不管是策论还是诗文,没有很深的功底,思考理解稍有偏差,就可能出现文不对题的错误,那就白费了。
  
  这十多天的时间,袁睿对于经史原文和理解还真是有了清晰的思路,所以第一天的补缺和理解他还真有惊无险的过去了,即使是有一两个自己确实拿不准的也应该无碍大局。
  
  所以第一天晚上,袁睿还是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以最好的状态迎接第二天的挑战。
  
  这段时间,虽然要照顾小河,其实要他亲自做的还真不多,也就是在边上陪着说说话,大部分时间,他还是休息的很好,所以状态整体很不错。
  
  可是,当他第二天自信满满的准备发挥时,就被试卷上的题目震住了。
  
  试论宋对外政策
  
  这个题目看似好写,但要想写清楚,很多根本性问题就必须要提,比如什么重文轻武,土地兼并,贪腐严重等等。这些可以写写,不好写,对于大夏,有些东西跟宋很像,一旦写重了,可就不妙了,要是再有了犯忌讳的事情,自己这辈子就完了。
  
  再看后面诗文,他更是一愣。
  
  以扬州任一环境为题,以景寄情,必须有风、雨两字
  
  这是哪位大神啊,还要人活不!?
  
  整整两个时辰,袁睿只字未写,他都有点混沌了,今天这个考题有点难过啊!
  
  中午他实在没有胃口了,小河精心准备的干粮,昨天他还吃的津津有味。看着手里的试卷,他觉得还是先把诗文写出来,毕竟字少!
  
  想了好久,搜了好多的脑库,终于给他想出了一首卢挚在宴会上即兴而成的蟾宫曲。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
  
  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
  
  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
  
  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这首词还就是现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想了一下,这首词还是要个出处,不然怕穿帮。他琢磨了一下,起了一个名字,蟾宫曲扬州学院席上即事。
  
  时间已经不早了,估计还有最多两个时辰就要交卷了,袁睿不免有点着急起来,突然之间,他想起了一事,现在的大夏有一点做的很好,就是吏治的改革,对于宋时复杂的人事管理体系,他也是有很深的认知和研究,就从这点来吧。
  
  接下来,袁睿一气呵成,八百字论文也就花了一个时辰。他在这篇文章里重点对宋时复杂的文武管理交叉的事情进行了批判。
  
  他在这里说了一个论点,意思是用人选人要有前瞻性,任用人才不能盲目,针对性要强,不能让不专业的人去监督指导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同时他又对宋时重文轻武,造成文官自傲,相互间配合脱节,效率低下的案例又举了两个,整篇下来,可以说非常的务实和全面。
  
  等他认真誊抄完毕,交卷时间也到了,他长出一口气,总算是完成了。
  
  学政看着收上来的九百三十八份试卷,其他要么没写,要么没有交卷,知道现在是非常关键的时候了。
  
  现在试卷不能过夜,也不能让现在的阅卷人出去,连夜赶出来是规矩。
  
  幸好这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千份试卷首先被分成十大份,每份近百人,有三名阅卷人。
  
  反正都在学政的大堂里,四处都是封闭的,不阅卷完毕,这些人也出不去。
  
  学政张谦大人还是给在现场监督的孟学士施了一礼,转身宣布,阅卷开始。
  
  孟学士不管这些,他和监察院的人在现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防止舞弊,反正糊名。
  
  大家先过一遍,把看上的挑出来,犯忌讳的直接淘汰,又是交叉阅卷,一个中到最后根本通不过,所以孟学士也不管那些私私秘秘的,总有一些人情是存在的,无碍大局。
  
  到了半夜时分,终于一千份试卷全部阅完,被这些老教渝直接淘汰的就有五百三十七人。
  
  这些人要么就是补缺有了超过五处的错误,要么就是文不对题,当然策论和诗文空缺任一项,或者不过关的都在此列。
  
  第二轮,十位主阅卷人开始对剩下的试卷进行筛选,先看一个中的,是不是有一些可取之处,如果确实不是很出彩,那么也就成为第二轮的牺牲品,这样的试卷最大的不足是没有亮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