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封-剑 > 我见青山多料峭 第三十六章 桥边折柳去

我见青山多料峭 第三十六章 桥边折柳去

我见青山多料峭 第三十六章 桥边折柳去 (第2/2页)

春日也是柳絮纷飞的季节。
  
  传闻扬州有一家谢姓名门大户,一冬日雪景下,家中长辈让两个岁数相近的子女就着漫天白雪写诗。其中的才女谢道之说出了“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名句,在场众人皆以为绝妙,而她的弟弟谢良则是道出一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惹得在场赏雪的众人贻笑大方。
  
  但这故事流传到后世时,似乎越来越多人在替谢良“平反”,觉得这“撒盐”未必不好,“柳絮”又并非绝妙。
  
  某年冬日赵清毓跟小林旦聊起这个典故时,因为青白山上多寒冷,柳树难寻,有的多是挺拔的针松,林旦从未见过杨柳依依的景色,更不用说什么“柳絮因风起”。
  
  彼时还小的林旦抓起脚边的一把雪,洒在空中,盯了好一会才噘着嘴向师傅赵清毓抱怨着说道:“什么嘛,雪就是雪呀,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像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为什么要拿别的东西来比对?”
  
  赵清毓摸了摸小林旦的头,宠溺地说道:“你当然是不可替代的啦,师傅什么时候拿别的东西来形容过你?”
  
  小林旦嬉笑着直往赵清毓怀中钻去,逗得她也乐开怀。
  
  不过这段记忆的诸多细节,林旦早已记不得了,只是还对这两句诗有所印象。尤其是在他此时站在一排柳树旁,看着眼前漫天飞舞的白絮,不自觉地就想到“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诗。
  
  这才觉得其中有诸多不可言的妙处。
  
  桥边一羽扇纶巾,白衣长袍模样的年轻男子背靠一颗垂柳,看着年纪比林旦大不了多少,手中捏着厚厚一沓黄纸,远远能瞧见纸上满满当当的墨迹。
  
  林旦还以为这人与城内那些小贩一样,只不过卖东西卖到了这城外风雨桥边来。
  
  但不一样的是,这人既不吆喝着招揽顾客,也不铺排将要售卖墨宝,只是紧紧捏着手中黄纸,在桥口来回踱步,与其说是在贩卖文笔,不如说是在等候某人。
  
  林旦带着唐荟凑到他跟前,开口向这书生模样的人问道:“你是在卖文吗?”
  
  男子清瘦脸庞下神色憔悴,身着的一袭白衣,为他独添几分书生气质。
  
  男子点点头:“不错。”
  
  林旦愣了一愣,这人怎么一句“不错”就没下文了,做生意做到这份上,活该没人光顾。
  
  不过林旦在赵清毓的熏陶之下,多少还是对读书人心怀向往之意,继续问道:“你这些字文怎么个卖法?”
  
  男子嘴角扬起一抹弧度,眼神中闪出光芒,整个人从萎靡不堪瞬间转变为神采奕奕的模样,“一口价,十两银,这一沓你全拿走,我绝不皱一下眉头。”
  
  不等林旦作何反应,酒气未退尽的唐荟听到十两银的天价,直把林旦往后拖。在她看来,这个人纯粹是想找个冤大头狠狠宰一笔,十年不开张,开张管十年的那种。
  
  林旦心中也有比对,先前在小楠轩里买书,十本才十两银,更何况自己一本书就抵得过这人手中一沓纸厚。
  
  男子突然闭上眼嗅了嗅周围,像是找到绝世珍宝般睁开眼,直勾勾地往林旦身后的熊金刚怀中抱着的云梦春色看去。他舔了舔嘴唇,说道:“嗯,今儿个爷高兴,这坛酒可抵五两银子,你只用再给我五两银子就行,五两。”
  
  不过林旦并不是太在乎价格,决定还是先看看内容再说,“我不一定不买,如果你写的内容值得上这个价,我当然乐意做这个买卖。”
  
  他余光瞧见了脸上带着一抹红晕的唐荟对自己怒目相视。
  
  男子微微向林旦递出一张手中紧捏着的黄纸。
  
  可出人意料的是,林旦正准备伸手去拿时,男子却突然收回了手,说道:“非也,我这些诗文皆是心血之作,怎么能白白给你看?”
  
  林旦疑惑道:“若我读过后,觉得真是好诗好文,那我自然会买下来,怎么算得上白看?”
  
  男子轻笑道:“那要是你看完偏说不好呢?”
  
  林旦心中暗骂一声,难以理喻。
  
  随后便往桥上离开往东边桃花林去了。走时还不忘回头刺他一句:“活该你贫困潦倒。”
  
  男子坦然笑之,“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金散尽还复来!”
  
  不过林旦充耳不闻,他听说过一句俗话“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来这书生就是只会吹牛鼻子,估计手里的那些诗文也不过如此。
  
  男子未对愤然离去的林旦回头多看一眼,只是继续在风雨桥旁柳树下徘徊踱步。口里还念叨着,酒香铜臭,铜钱不臭怎么知道这酒香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