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九十四章 西北狼烟(3)

第五百九十四章 西北狼烟(3)

第五百九十四章 西北狼烟(3) (第2/2页)

“且先谈一谈。”吕公著说道。
  
  李常顿时无比激动。
  
  他自拜任执政后,其实一开始,他是想躺平的,混混日子。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在这个都堂,想躺平?不可能!
  
  因为乌鸦们,在旁边拿着放大镜观察都堂的每一个宰执。
  
  谁做事?谁没有做事?
  
  乌鸦们,盯得仔细的很。也经常弹劾宰执怠政。
  
  不止如此,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也非常过分!
  
  他们常常刊登所谓的‘朝报’。
  
  定期给都堂宰执排名——谁在做事,谁在摸鱼,他们清清楚楚。
  
  这就是逼着都堂的宰执卷了。
  
  不卷的话,就可能背上骂名,甚至可能被人冠以三旨相公、诺诺执政这样的骂名。
  
  而士大夫们,名声要是臭掉了,那就什么都完了。
  
  所以,李常也不敢躺平了。
  
  只能跟着卷!
  
  卷着卷着,他就发现,想要卷赢其他人,就必须拿出点手段和本事来。
  
  于是,李常就开始发挥起自己的优势。
  
  他的优势是什么呢?
  
  他在地方上为官时间长,对地方的经济情况了解啊!
  
  从皇佑年间入仕开始,除了守孝之后,他长期在地方州郡为官。
  
  几乎做过了大宋地方每一个级别的官员。
  
  当过州郡的判官、推官,也做过知州、提刑官、常平官。
  
  在这个过程里,他不是没有入京为官过。
  
  但一头撞到的是王安石变法,然后就因为反对变法,而再次出知。
  
  所以,李常做过官的地方,是如今都堂上的宰执里最多的——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大半个大宋天下。
  
  京东路、荆湖北路、江南西路、淮南路、两浙路……
  
  穷的富的,他都去过,远的近的也都呆过。
  
  于是,李常就打算干一件事情。
  
  那就是,将大宋地方州郡的常平仓里,那些长期存在里面吃灰的绢布以及陈米给弄出来。
  
  他估计,天下州郡常平仓里,现在起码躺着价值五千万贯的绢布、粮食、铜钱。
  
  这些东西,纯粹就是存着。
  
  但除了钱外,绢布会腐朽,粮食会腐烂、发霉、被虫子吃。
  
  若是可以想个办法,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
  
  五千万贯的资产,重新进入市场流动。
  
  不仅仅可以平抑物价,也能大力促进生产。
  
  尤其是常平仓的钱,若进入流通,可以大大缓解天下钱荒。
  
  为此李常想了个办法——抄王安石作业。
  
  去掉市易法里面,那些追求盈利的绩效考核。
  
  允许地方官,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甚至允许地方承受一定的亏损。
  
  李常思路一打开,就越想越对。
  
  于是,在请教了章衡等人后,他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一封奏疏。
  
  不过,在上书前,他将草稿送给了自己的恩师吕公著。
  
  然后,吕公著就派人来,叫停了他的行为。
  
  原因是,吕公著觉得,他的想法和市易法一样,太天真了!
  
  市易法最开始,其实也不追求盈利。
  
  但因为没有指标,所以地方官压根不想推动。
  
  王安石被逼急了,没办法,只能定下绩效。
  
  然后,市易法就变成了一个巧取豪夺的敛财工具。
  
  现在,他李常想的这个法子,也是一样。
  
  允许地方官亏损?
  
  亏损多少是合理?有界限吗?
  
  假若没有,信不信他们能全部亏光?
  
  若是有,这个事情不就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市易法了吗?
  
  而且,朝廷怎么确定,常平仓里的粮食和绢布,价值几何?
  
  一匹上好的绢布,地方官指鹿为马,非说它是破布,不值钱怎么办?
  
  此外,吕公著还暗示李常——动常平仓,是会死人的!
  
  所以啊……
  
  吕公著让他再想想,再考虑考虑。
  
  作为好学生,李常对自己的恩师,当然非常尊重。
  
  何况,吕公著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于是,这些日子,李常一直在修改、完善他的想法。
  
  “恩相请上座。”李常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将吕公著请到令厅后的客房上首。
  
  “恩相此来,可是对下官前时所议,有新的指教?”李常毕恭毕敬的奉上茶水后,就拱手问道。
  
  吕公著端起茶盏,尝了一口,然后才道:“公择且先坐下来说话。”
  
  李常恭恭敬敬的坐到他的身边。
  
  就像当年求学的时候一样,看着自己的老师。
  
  “老夫此来,是来向公择致歉。”吕公著看着李常,拱手道。
  
  李常顿时吃了一惊,连忙起身,不敢受吕公著的礼:“恩相何出此言?”
  
  吕公著叹了口气,道:“却是因为国事,可能要让公择委屈一番。”
  
  李常不懂了。
  
  不是说好,来谈我的那个方略吗?
  
  怎么就变成我委屈了?
  
  吕公著也不瞒着他,直接道:“老夫打算,上书天子,借公择之策,解一时之急!”
  
  “还请恩相明言!”
  
  “老夫打算,奏请官家,分遣御史、朝臣,前往大名府、河南府、京东路、京西路……”
  
  “命御史、朝臣及本路常平官,开常平仓,将常平仓中之绢布、陈米,就地发卖,换来钱帛,以解国用之急!”
  
  “所以,老夫说,要让公择委屈了。”
  
  李常听着,自然明白吕公著是个什么意思?
  
  这是将他苦心积虑想出来的方略,当成一锤子买卖做了。
  
  这对李常来说,很可能意味着他,这段时间的辛苦,化作泡影。
  
  而李常是了解吕公著的,他知道,若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他是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的。
  
  于是问道:“恩相何故如此焦急?”
  
  这事情是可以慢慢来的,没必要这么急匆匆的做事。
  
  而且,现在将常平仓的绢布、陈米拿出去发卖了。
  
  很可能价值会大打折扣。
  
  至少远不如春荒或者冬天发卖,更有价值。
  
  吕公著叹道:“老夫担心,熙河路战事若起,而一旦户部无钱……后果不堪设想!”
  
  太宗的故事,大宋人尽皆知。
  
  西军的丘八们的脾气,大宋上下也是略有所知的。
  
  若真的发生战事,赏赐不到位,不及时,那就要命了。
  
  李常自也知道这其中的轻重,想了想,道:“既是为了国事,下官岂有二话?”
  
  这个天下,可不仅仅是赵官家的。
  
  也是他们这些士大夫的。
  
  大宋乃天子与士大夫共治之天下!
  
  所以,大宋士大夫们的主人翁意识是远超其他任何朝代的。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