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食香满农门 > 第二十五章 做鞋

第二十五章 做鞋

第二十五章 做鞋 (第2/2页)

接着开始和馅料,她割了一斤猪腿肉和昨天留出来的五花肉。猪腿肉去皮,五花肉去皮后,横切竖切剁成肉馅放入陶瓷盆中,加入昨晚上熬制的猪肚大棒骨高汤,用筷子搅打至肉馅发粘起胶,静置二刻钟后加入蛋清搅拌均匀。
  
  准备包包子之前把调味好的馅料,加入两勺猪板油,葱末和姜末,放在肉馅中搅匀即成包子的馅料。
  
  调制包子馅料的过程中,珞枝所有的搅拌动作都顺着同一个方向用劲,这样有利于肉馅发粘起胶,蒸出来的包子才会嫩滑适口。
  
  这也是她做包子好吃的独门绝技了,现代人不觉得稀奇,古代人还远远还未有现代人那么多做饭技巧,珞枝做美食好吃可以说是先知上占优势带来的技能。
  
  一个个带着二十四道褶皱的鲜肉包子摆满了一桌,珞枝安排穆莹生大火烧水,她把大葱肉鲜包一个个码在竹笼里,足足装了两大竹屉。
  
  穆莹大火烧开锅里的水,两人抬着把蒸笼放了上去,大火继续蒸二三十分钟就可以吃了。
  
  光有肉包做主食单薄了一点,珞枝又用另一个灶起火煮了一锅南瓜粥。阿爷种的南瓜又粉又糯,熬出来的粥特别香,珞枝特别爱吃。
  
  软糯香甜的南瓜粥配着暄软嫩滑带汁水的鲜肉包子,皮薄馅大,口口鲜香,汁水盈满口腔,吃了特别舒服满足。
  
  穆莹一口气吃了四个大肉包,喝了一碗粥,小肚子撑得溜圆。
  
  阿爷一大早就去看花生苗灌浆得的情况,回来后告诉珞枝趁着天气好,决定明天就开始耙花生。
  
  这收花生也得赶时节,没有及时采收,成熟的花生会在地里发芽。古代花生本来产量就低,如果花生不及时采收,在地里发芽了,就等于“到嘴的鸭子飞走了”,老爷子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对于这些门儿清,知道现在是到了收花生的最佳时机了。
  
  饭后,老爷子把要用到的农具都拿出来休整一番,珞枝则拿荷叶把送给张屠夫的二十个肉包分四份包好,一会儿放到穆四叔的牛车上带去镇上,张屠户自己会到停牛车的地方取。
  
  珞枝拿大竹蓝提着肉包和十几块碎布,穆莹替她拿着一匹棉布,这是用来纳鞋底用的。阿树背着两个背篓牵着珞安,这背篓要还给张屠夫。
  
  珞枝到时穆四叔刚刚吃完早饭准备出发吉安镇,珞枝和他交代清楚谁来取货后,把荷叶包好的大肉包放进背篓里,穆四叔把它安置稳妥后,珞枝又把自家明天耙花生的事和穆四叔说了。
  
  “明天咱们一家早上就过去给你们家帮忙,这牛车也一并赶过去,争取一天把你家花生耙完,”穆四叔说道。
  
  珞枝很是诚心诚意的谢了又谢。
  
  目送着穆四叔赶着牛车出发走远了,珞枝才提着提篮进了穆莹家院子。乡村农家人勤劳,这大早上这家人就已经摘了几十斤花生摊在院子里晒,穆四娘看见珞枝进来,忙起身拍拍身上的泥土带着她进了屋。
  
  穆家安因为要帮家里摘落花生,今天就没去吉安镇外祖家帮工。
  
  他一早上就心神不宁的等着珞枝上门,珞枝在院墙外和阿爹说话时少年年轻炙热的心脏就不可抑制的欢跳起来,珞枝进来时他不着痕迹飞快抬头看她一眼,耳尖红得要滴血似的,不过他做这一切都很隐秘没人注意到。
  
  “哎呀,珞枝,你挑的这些碎布太漂亮了,你看看这褚赫色配上松树,给你阿爷做成鞋面那真是没得挑。
  
  还有这块银红色配一朵大红芙蓉花,给你做鞋面最最合适。你真是会居家过日子,你这些碎布极好看还这么廉价,早知道昨儿个我就不回来,也跟你去逛逛就好了,哎呀,错失良机。你这些丝绸碎布少说也可以做二十四五双鞋面呐!”
  
  古代人对丝绸布料的喜爱狂热就像现代人喜欢各种奢侈时装品牌一样,只要是活着能喘气的就没有不喜欢各色丝绸面料的。
  
  穆四婶爱不释手拿着碎布看了又看,直赞珞枝眼光好会挑货。
  
  珞枝想到后世烂大街的人造真丝,人造丝绸,其价值价格远远低于棉麻类的服饰。而在古代,棉麻布却平民百姓的首选,“平民布衣”说的就在这个。
  
  古代人们经常用“布衣蔬食”来形容其人生活俭朴,或用“布衣百姓”泛指芸芸众生,其中的“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
  
  对比之下,富人吃喝不愁,故而追求奢华的丝绸衣物以区别身着布衣的平民。
  
  当然,为“布衣”一词的传播广泛做出最佳突出贡献的莫过于诸葛亮《出师表》的那句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珞枝囧了,自己是不是应该立场坚定的穿布衣啊?
  
  “说了做底子的棉布不用你带过来,家里有现成的,你还拿一匹那么多干嘛?这二十几双鞋底也用不了一匹细棉布呢!”穆四婶看见细棉布责怪珞枝浪费,居家过日子该省的还得省。是谁刚刚还在夸她会过日子来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