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先前的风气 > 散文,以及穆涛的散文

散文,以及穆涛的散文

散文,以及穆涛的散文 (第1/2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并无“散文”的名称,这类文章的名称,最早叫“书”,叫“春秋”,后来叫“传”,叫“语”,叫“子”。这些文章中,后来一部分上升为“经”,一部分叫“史”。屈原将其称为“辞”,汉朝叫“赋”,六朝叫“骈文”,韩愈叫“古文”,并倡“文以明道”。后来又有小品文、杂文等诸多称呼,而“散文”的名称是白话文出现以后才有的。
  
  散文,这个命名有点意思。《庄子》里,讲无用之木为“散木”,无用之人为“散人”,照此说法,“散文”就应该是“无用之文”的意思了。可是,《庄子》在把无用之木命名为“散木”的同时,又把有用之木命名为“文木”,则“散”与“文”为一组对立的反义词了。如是一说,“散文”一词,其构词,犹如“是非”“对否”“好坏”“黑白”“荣辱”,是反义并列法,而不是偏正法,“散”不是偏,“文”不是正。既然“文”不是正,“散文”说的就不是文章。——好在庄周先生没有用“文人”来指称“有用之人”,算是给舞文弄墨之人留了一些面子。不过,在传统士大夫的观念里,“文人”确实不是对一个操持文字者好的评价,在他们那里,士志于道,写文章是要“文以载道”,要附庸经史而经世致用,文不是目的,文只是载体,被载的道才是目的。没有道,只是吟风弄月心灵鸡汤是上不了台面的,无病**不行,有病**也不行,只要是**,就不行,就被视为“文人”,属于对社会既无害也无用的一类。
  
  中国散文的历史中,唐宋八大家是巨擘。八大家之首,被苏轼称赞为“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一生低首三代两汉之文,自承“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就是《尚书》、《春秋》及其三传、《易》、《礼》及老孔而下的诸子、司马迁、班固等人的著作,这些著作在古代图书分类中属于“经、史、子”三类。他们的价值,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大著作。其作者,非圣即贤,都是有大境界的人,都是得道弘道之人。所以,在韩愈看来,写文章,必有一个愿心:那就是明道。“文以载道”,是文章的使命,是文章的身份证,是文章的最高境界。既如此,则撰文之人,必是有道之人方才称职;撰文之前,必先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优入圣域,获得言说的资格。这种资格,首先是一种道德上资质,然后才是语言上的能力。先修养身心,再说三道四,用夫子的话说,叫“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由此,要舞文弄墨,必先有仁德有智慧有勇气:有仁德担当道义,有智慧勘破世相,有勇气说出真相。唐宋八大家的另一位高人苏东坡,说先秦诸子是“黄钟大吕”,后代作者则不过“秋虫时鸣”。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于,前者在争鸣时代,大狗小狗都可以叫;后者在一统时代,渐渐趋向独裁,大狗叫,小狗不能叫,或只能跟着叫,不能对着叫了。跟着叫,就只能如秋天的虫子,逢秋而鸣,歌功颂德,润色鸿业。
  
  假如不愿跟着叫,又不敢对着叫,那就绕着弯子叫。这也是有传统的,《毛诗序》所谓的“主文而谲谏”,说穿了,就是绕着弯子叫。但绕着弯子叫,有一个原则:不能让人听得出你的控诉和不满,你得不怨天不尤人只怪自己命苦才行。泰戈尔说:独裁者觉得受害者的痛苦是忘恩负义。那个身处魏晋多事之秋、“名士少有全者”时代的阮籍,常常临歧而哭,长啸也是哭,唱歌也是哭,写诗也是哭,但诗中多用比兴,言在此而意在彼,弄得归趣难求,难以情测。其实,他用比兴,不是出于艺术的考虑,而是出于政治的考量:他有苦痛要表达,却又不敢让司马昭觉得他忘恩负义。这一点,司马昭明白得很,司马昭说,你这不叫艺术手法高超,你这叫为人绝对谨慎——至慎。好在司马昭知道阮籍胆子小,不会坏他的大事,还能给其他人做缩头榜样,也就放他一马了。这一类文章,大都归入“经史子集”中的最后一类——“集”中,身份要比前三类低。
  
  所以,写文章,最高境界是先把自己修炼成圣贤,如孔孟老庄,即便述而不作,也自立德立言,功业不朽。其次是把自己修炼成烈士,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如李大钊一般悬颈绞架,犹自张望着赤旗的世界。最不济也要保持着心灵的敏感——在不能当圣贤英雄的时代,至少心智健全,感觉正常。如阮籍,至少能感觉到时代的不对头,能明白自己被压迫着是在受苦而不是在承欢,从而能有被侮辱感并觉得痛苦。其实,作为一个作家,良知有时是这样的一种扭曲的状态:在不能说出真理甚至不能说出真相的时代,至少应该感受到痛苦并表达痛苦——哪怕是绕着弯子很艺术地表达痛苦。
  
  以上的文字是读了穆涛的散文集《先前的风气》后,莫名其妙写下来的。读一本今人的散文集,联想起散文的历史——那是说明,我感觉到了,《先前的风气》是承续着散文的文脉的,是承接着先前的散文风气的,是立德立言之文,是敦厚风气之文。境界高迈,超越是非,文字厚道,几乎圣贤气象,直接最高境界。
  
  穆涛的文字在当代是一流的文字,规范正道又幽默亲切,简约含蓄又意蕴丰足。规范正道看起来是文字的基本功,但是,当代很多作家却并不具备这份基本功,这份基本功是建立在对古代汉语娴熟掌握的基础上的,很多当代作家的古文修养显然不够。规范规范,那是规矩和模范;规格规格,有规才有格。有规矩,然后才可以说有高格。文字是有规矩的,是有门第的,是有身份的,是有等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