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明天子 > 第五十九章 北方战略构想

第五十九章 北方战略构想

第五十九章 北方战略构想 (第1/2页)

第五十九章北方战略构想
  
  “娘娘,我召见亦失哈是因为女真的事情,今年女真大旱,故而孙儿想在辽东开市,以粮食换皮毛人参马匹,安抚建州三卫,毕竟建州三卫不管怎么说,也是我大明百姓。”朱祁镇说道。
  
  太皇太后说道:“这事我准了。让亦失哈先用辽东军粮,今年往辽东补上便是了。”
  
  辽东两万顷地,以这个时代产量如果没有天灾的话,也就是三百多万石到四百多万石的粮食产量。
  
  当然了,但是辽东军户合起来有十几万人,加上家眷,不过是堪堪够用而已。
  
  “谢娘娘。”朱祁镇连忙说道。
  
  “你召见亦失哈不会仅仅说了这一点事情吗?”太皇太后说道。
  
  “娘娘明察秋毫。”朱祁镇笑道,他想做事,必须经过太皇太后的批准,这一点他早就知道了,心中也在酝酿言语。
  
  后世人对东北最基本的概念是什么?是老工业基地,还是商品粮基地?
  
  但是朱祁镇一直所想的都是东北粮仓。
  
  大明北方比南方凋零太多了。
  
  支撑九边的粮食,虽然一部分是北方省份支撑,但是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从南方运过来。
  
  这也造成了大明对蒙古在战略之上的劣势。
  
  一旦打仗,大明的补给线不应该在北京开始算,而是在南京开始算。这样的情况之下,大明如何能对草原发动攻势。
  
  所以,想真正的将蒙古打跨。千头万绪有很多事情要解决。
  
  比如从永乐以来,卫所的腐败堕落,士卒成为军官的奴仆奴隶。大明边军的战斗力已经下降了不知道多少。
  
  与国初,甚至永乐时期都差了不知道多少。
  
  比如将领的青黄不接,等等。
  
  但是有一件事情,在朱祁镇看来最为重要。
  
  那就是对北方的开发。尽量能让北方支撑起草原上的战事。这样一来,要减少不知道多少战争成本。
  
  也不至于五征蒙古,就弄得天下动荡。
  
  只是北方从辽金元到而今,动荡不休,早就不如汉唐之时了,经济中心南移,可以说非人力可以挽回的。但是能挽回一分是一分。
  
  北直隶情况不好办。
  
  朱祁镇通过门头沟煤矿就知道一件事情。
  
  门头沟的煤矿,都少不了勋贵的身影,那么北京附近的土地,会在手里?这也不言而明了。所以在土地上做手脚,在京城这个地方。朱祁镇要小心谨慎。
  
  但是辽东就不一样了。
  
  辽东地广人稀,耕地开垦的潜力极大。而今又在卫所管辖。而卫所就有屯田的责任。
  
  “娘娘。”朱祁镇说道:“京师所需的粮食从南方运过来,全部通过运河转运,这样一来,太危险了,一旦运河出了一点问题。京师就有断炊之险。孙儿想来想去,总是绝对不保险。”
  
  “孙儿一直想辽东地广人稀,如果能加以开辟,辽东之地的粮食也可以通过海路支撑京师。岂不方便。”
  
  太皇太后摇头说道:“辽东可以粮食只能种一季,又多种栗米。又多为生地,能自给自足就不错了,如何能支撑京师。”
  
  “孙儿是你想差了?”
  
  “娘娘,辽东是可以种植水稻的。”朱祁镇说道。
  
  太皇太后听了,心中一动,说道:“这是真的。”
  
  水稻比起栗米之类的作物高产太多了。南方粮食产粮之所以胜过北方,水稻的大规模推广站了很大的原因。
  
  朱祁镇说道:“孙儿不敢欺骗娘娘,朝鲜与辽东相连,而朝鲜人多种水稻,辽东又多水,想来也是可以的。”
  
  朱祁镇继续说道:“如果娘娘不信,可以从江南招几户农户在辽东种植水稻。即便一年一季,如果是水稻所产也不少。”
  
  北方栗米的产量,一石多一点就不算错了。有甚至产几斗的。所以辽东两万顷土地,产三百万石,其实朱祁镇往高里估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