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崇祯大明 > 第二卷渔家傲 第三十四章衡阳雁去无留意(八)

第二卷渔家傲 第三十四章衡阳雁去无留意(八)

第二卷渔家傲 第三十四章衡阳雁去无留意(八) (第2/2页)

崇祯思索了一下,立刻就放弃了京师,烂船还有三颗钉,他就不信缺少攻城器械的的骑兵,也能攻下那座坚城。
  
  “若是这样的话,最好的位置还是山海关,只要堵在山海关,皇太极他们就绝对要想办法出去,而此时唯一能走的一条路就是从三屯营退出喜峰口,最后走大安口出关。”
  
  晁刚说完愣了一下神,似乎这种走法感觉就像是建奴们入关的方式。
  
  “新练的火枪兵现在如何了?”
  
  崇祯掠过了这个问题,关心起了最重要的军队问题。
  
  所有的一切战争和利益划分,还是要从军队开始。
  
  “已经新编了一万人,其中包括两千工程兵和一千后勤兵,另外还有五百医疗兵,不过其他的兵种都好训练,就是这个医疗兵就没办法了,医生太少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识字的人也太少了。”
  
  晁刚无奈的大倒苦水,他已经给队伍里的人,加强了识字的分量,这些人还是宁愿进行操练,也不愿意去读书。
  
  也不知道怎么会一个个这么倔强。
  
  难道看不出来读书出来的都是老爷吗?
  
  对于这种事情崇祯也是头痛不已,现在的穷苦人的想法,可不是他那个年代,毕竟“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可是深入人心的。
  
  而现在的大明,根本就没有这个基础,若不是太祖皇帝朱元璋当年免费教育的情况,如今崇祯可能连京城都出不来。
  
  千万不要笑看着这些文人的胆量。
  
  说他们小吧,敢冒着杀头的危险出卖大明的利益,甚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还可以软禁皇帝,用各种办法然他们落水,落马,意外的死在意外之中。
  
  可要说他们大吧,却是敌人来了就做缩头乌龟,实在不行就投降。
  
  说好的风骨,也只被一个屁给崩了出去,臭臭别人罢了。
  
  “火枪生产的怎么样了?”
  
  “新建立的火枪生产厂,工人们已经很熟练了,每一天可以稳定的生产出十杆,要是以后手艺继续熟练地话,估计最高峰能一天生产十五杆。”
  
  徐光启立刻说道。
  
  想了又想接着又道:“工匠还是不足,若不是派出了不少人手前去建设炼铁高炉,现在的产量还可以翻上一番。”
  
  “你没有面向民间招人?”
  
  崇祯好奇的问道,他记得雍州可是有不少铁匠的。
  
  “全部用上了,而且现在也已招收了一千人做学徒工,就连农具的打造都有些供不应求,张鹤鸣((1551~1635),字元平,号凤皋,南直隶颍州焦陂镇张寨村人。)已经找上我抱怨了好几次了。”
  
  徐光启自从做官了,从没有像现在这么忙碌过。
  
  原来是喝着茶水等下班,现在是下班了都顾不得喝上一口茶水。
  
  可比较奇怪的是他愿意。
  
  他愿意就这么的忙碌着,把自己的许多奇思妙想都通过双手实践出来。
  
  而且最近,他也根据皇上的办法,炼制出了一块巨大的琉璃,仿佛就像是神迹,谁能想到一文不值的沙子,最后融化竟然会变得这么漂亮。
  
  唯一暂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里面的气泡太多,颜色也没有办法稳定下来。
  
  可原本价值连城的琉璃,很快就要被他弄成白菜价了,怎么能够不兴奋。
  
  “雍州的粮食现在够用吗?”
  
  现在整个雍州都是消耗粮食大户,如今土豆和红薯都没有赶上种植的好时候,只能全部种上了小麦,只希望老天爷不要和太开玩笑,挺过这一年的灾害年,第二年可以用上这两种增加产量的大杀器了。
  
  “勉强够用,就是江浙一带的粮商又开始提价了,咱们的银子恐怕支撑不了多久。”
  
  李长庚现在全权负责雍州的生意,对于物流很是精通。
  
  “尽量多囤积粮食,还有不要吝啬银子,另外提香水,肥皂,香皂的价格,用粮食更换的价格不变。”
  
  崇祯知道,他这样赚的银子,都是富人的银子,人家只买贵的,可不会多问到底买不买得起。
  
  反正都是消耗品,不可能收藏在集中不用。
  
  “江浙过来的富商们都想要水泥,咱们买不买?价格人家出的也是可以的。”
  
  李长庚想到那些人对于水泥的渴望,就是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以前的官职不大时,还对近前这种东西看不上眼。
  
  可当真座到了高位上,这些都是他必须想办法要弄到的。
  
  银子现在的雍州却是不缺,只因没多少消费的地方,而且大多数都已经被特殊的纸条给替代了。
  
  就算用银子购买,也要多花出去几分,可用纸条兑换,不但轻便,还很便宜。
  
  许多商人来此做买卖,都是卖不出去,实在不行只有低价转让给了官府。
  
  “水泥不卖,咱们自己都不够用,卖了修路的就得停工。”
  
  崇祯一口回绝,水泥这种东西,用起来真的好用,可以后的规划需要拆除的时候,也绝对难搞。
  
  还不如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规划来,免得又要第二次施工。
  
  浪费钱财不说,还浪费人力资源。
  
  别看现在整个雍州都在大力的搞建设,实际上却神奇的是,人居然不够用了。
  
  “晁刚,现在暂时命令你带兵一万,前去和候世禄会合支援京师,有没有问题?”
  
  现在雍州暂时已经稳定了,是时候连通冀州,到时候就可以调动更多的人手。
  
  “皇上是想要开始整顿冀州了吗?却是那些地方的官员无所作为的太多。”
  
  李长庚立刻就从这一举动之中,看出了一些潜在的东西。
  
  “还是时间太紧,咱们还没有教出足够的人来替代原来的官员,不过这一仗打下来,也有足够的人员去安排了,只要让那些士兵们知道当兵打仗,也能够做官,大明才有希望不再受那些外敌的欺负。”
  
  崇祯也很无奈,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在他的记忆中建奴入关的时间应该在后一年,现在提前了一年也不是是不是自己这只蝴蝶引发的。
  
  “可是要想替换当地的军队,需要的兵力可是不少,而且那些被解散的队伍,也会进一步扰乱地方。”
  
  “自然不能一刀切,这些人可以不用当兵,但可以作为工程队,去各个地方修路啊,你也知道现在咱们雍州到底有多缺少人口,反正当兵是为了挣钱,修路也是为了挣钱,他们应该很乐意的。”
  
  李长庚这才知道,原来崇祯的计划是一环套一环,想到这里,不由的替冀州的那些官员和儒生们感到怜悯。
  
  最后的机会都没有把握住,想来以后的儒学也要开始落寞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