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崇祯大明 > 第二卷渔家傲 第五十八章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二)

第二卷渔家傲 第五十八章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二)

第二卷渔家傲 第五十八章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二) (第1/2页)

皇太极恍惚中觉得,自己的丰功伟业正在悄悄地离他而去。
  
  本应该一帆风顺的入关战役,却不知不觉中成了埋葬他们族人的坟墓。
  
  族人们不忌惮牺牲,可再多的牺牲也要有价值可言。
  
  “天命已经离我们而去,是时候改称号了。”
  
  在撤出通州的那一刻,皇太极如是对代善说着。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当中,他们在就在辽东改换了称号,从天命改成了天聪。
  
  而在某些时候,却又是两者混用,由于缺少史官的记载,这一段时间的历法也是最为混乱的一段时间。
  
  而天聪元年,也正是在对应着崇祯元年。
  
  似乎这种改元的特殊方法,真的能够对辽东的女真人带来好运。(真是的历史就这个鸟样,无语。)
  
  人的体力是有限的,无论是远行,还是厮杀,都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出自己想要的战果。
  
  晁刚的队伍用火枪弥补了这一点,可凭借着两条腿根本就追不上四条腿的敌人。
  
  唯一的收获只不过是一些,本来就生活在通州附近的那些被去赶过来干活的百姓,而且这些百姓现在还成了他们前进的负担。
  
  不但要妥善的安置,还要防止继续暴乱,最重要的则是粮食的负担。
  
  然而此时大明正值天灾,运河枯水,漕运的运输量大幅度下跌,若不是朝堂上惯了同一批大臣,现在京城的两家早就飞上天了。
  
  而现在这一批大臣们,要做的事情也不过是让投靠道自己名下的商人们,瞅准机会张家。
  
  之所以没还么有开始这一项隐秘的吃人措施,不过是京师内的那些大臣们,再次被捕了。
  
  蛇无头不行,着些商人们,没了朝廷之中的大臣们鼎力相助,也是不敢随意的盘剥百姓,这算是如今的朝廷唯一对民间还存在的威慑力。
  
  虽然是通过了那些官员大臣们来实现的,可也暂时缓解了冀州之内粮价的问题。
  
  “咱们的军粮也快不够用了,在这么下去,最先饿死的反而是咱们。”
  
  参谋长张存孟找上晁刚大倒苦水的说道。
  
  “缴获建奴的粮食也不够吗?”
  
  晁刚奇怪的问道。
  
  “不够,那些建奴们,根本就是把咱们的大明的百姓当牲口在用,每天一碗稀粥,还要干更多的活,现在虽然多了一顿干饭,可身体还没有养起来,干活没力气啊。”
  
  张存孟这几天算是明白了一点,做百姓的父母官,要想做好,真的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也不知道远在西安府的崇祯皇帝,是怎么做到游刃有余的。
  
  明明雍州都已经是一个烂摊子了,可来回才半年时间不到,居然已经缓过劲来了。
  
  只要来年,老天爷真的开眼。
  
  别说百姓能够活下来,富裕的粮食都会有许多。
  
  “还能坚持多久?”
  
  晁刚问出了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
  
  他必须保证自己队伍的战斗力,然后才能镇压此地发生的一切鬼魅伎俩,要是连他的士兵都已经吃不饱肚子了。
  
  相信通州之地又会跟着乱起来。
  
  “最多半个月。”
  
  张存孟想了想补充道:“这个范围还是从现在开始不再接受流民,才能够勉强办到。”
  
  若是要问,在古时候,什么才是硬通货。
  
  许多人会说金银,可其实就是粮食,也只有粮食。
  
  在产量底下,天灾不断的念经,就算家里金银堆积成山,可没有粮食一样会饿死人。
  
  而一切的暴乱和反抗,就是许多平民缺少食物,然后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推波助澜来燃烧自己的欲-望。
  
  好在如今通州和蓟州这两个地方,被皇太极带着人恨恨的搜刮了一遍,早就没有了野心家生存的土壤。
  
  如若不然,就凭他们这一点人,根本就忙不过来。
  
  “给京城送去消息了么?后续的物资什么时候可以运过来?”
  
  晁刚接着问道,对于皇上的安排,本来就是可以在原地补充物资的,反正给的银子足够,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当地已经没有多少存粮了。
  
  拿上银子都买不到东西,这在晁刚的记忆中还是破天荒的头一回。
  
  “京城的粮食也不是很多,只够京城里的人一个多月食用,还得想办法开源节流。”
  
  张存孟如今都愁坏了,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参谋长,现在做的事情却比一方大员还要多。
  
  事实上,整个队伍中除了战斗的火枪手,所有的人都已经被动员了起来。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工程部士兵,都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满桂的骑兵终于慢了下来。
  
  而杜度的骑兵,也带着最后的参与力量,跟上的皇太极的大部队。
  
  皇太极的大部队外围则是一圈又一圈,厚厚的,百姓们圈起来的人墙。
  
  这种人墙的作用,就是为了防止有人突袭。
  
  至于那些人墙会不会趁机逃跑,那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另一边出城之后,打算赚取一点战功的洪承畴,也是带着火枪骑兵傻了眼,除了不断地接受流民,忙的歇不下来之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皇太极他们一步步的走向马兰峪的方向。
  
  战功再多,要是蓟州和通州出现了民变这个大乱子,也都是啥都没有,现在的新皇可不是曾经待在皇宫里,可以被人落水的那种皇帝。
  
  只是到目前为止,新皇已经以雷霆万钧之势,换了一遍朝堂,可大部分大臣和儒生们,还是当做曾经的那种皇帝对待。
  
  洪承畴已经在想着袁崇焕和吴三桂怎么倒霉了。
  
  黄立极和施凤来他们的好日子并没有过上多长时间,皇太极的车兵,也导致他们走的很狼狈,有些向建奴积极靠拢的人,一家人已经有了马车做了。
  
  只有那些支持身份,还想着拿捏一下的,只能跟着大队人马走路。
  
  平时踏青也是要走路的,当时还不觉得累。
  
  可现在急行军,无论是速度,还是持续的时间,都让许多人怨声载道。
  
  “苏茂相,你倒是速度快一点呀,看你老娘都已经走不动路了,还不背着,肯定是个不孝子。”
  
  坐在马车上,一摇一晃的傅木魁,把头探出车窗,看着脸色苍白,浑身被汗水打湿了的苏茂相,心里就是一阵酸爽。
  
  他承认自己不是搞好人,也确定苏茂相也不是个好人。
  
  可他自己从来都不做作,而苏茂相做了坏事,还要表现出一副仁慈的样子,真当别人都是傻子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