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是一颗小草 > 访美散记(节选)

访美散记(节选)

访美散记(节选) (第2/2页)

1982年7月12日写于大连棒槌岛
  
  电影《锡鼓》及其他
  
  先讲电影故事。住在公寓里的作家和我的翻译都告诉我说,爱荷华大学学生中心来了一部好电影,是曾经在美国获得国际大奖的一部西德影片。片名《锡鼓》,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原著在美国也是一本畅销书。听了朋友们的介绍,我自然愿意去开开眼界,长点见识。我到剧场稍微晚了一点,剧场里电灯刚刚关上,我们只得坐在最后边的一个角落,翻译坐在我旁边,有时告诉我一点剧情。因为怕影响别人,不便多说。我主要是用眼睛看,加一点自己对英文字幕的一知半解。我现在讲的自然不会完全,但从我眼睛看到的,大致可以理解了。但愿不发生太大的误解。
  
  影片开头是一幅收获过的田野,平展展一望无垠,没有山,没有树,没有障目的东西;天色灰蒙蒙,可能是阴天,或者是傍晚,一个中年农妇独自坐在地上在吃刚烧好的土豆。远远的那方,两个警察追着一个犯罪的人,或者是逃犯。镜头慢慢移近了,这个逃犯跑到了农妇面前,求她帮助。农妇四顾,实无处可藏,便把自己的大裙子掀起来,这人匆忙爬了进去,她把大裙子盖好,装着无事的样子。两个警察赶到了,问她,她敷衍着他们。警察四顾无人,她正支吾他们时,忽然怪叫两声,坐得不安。好在警察没有留意,不再追究,径往别的方向追去了。警察走远了,农妇把裙子掀起来,那位藏在裙子里面的人爬了出来,观众看见他时,他裤子的纽扣是解开的。我这痴笨的脑子,许久以后才悟出那农妇呼叫、不安的原因。我很不理解这个镜头的用意。后来这个男人背着农妇收获的谷物跟随她,两人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过了一个时期,警察又来追查,男人逃跑了,农妇抱着一个婴孩远远地望着逝去了的男人的影子。后来这个婴孩、私生女长大了,嫁给一个有胡子的丈夫,但她另有一个情夫,也有了一个孩子,这孩子是她和情夫生的。这个孩子不知因为受了一点什么魔,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孩子有一面锡鼓,他只要一打鼓或吹哨,就能把玻璃震得粉碎。这个孩子因为从小发现了他母亲和情人的暧昧行为,曾从楼梯上摔下来。后来有一天,又发现他母亲去和情夫幽会,他跟踪去看,他虽在屋外楼下,却能透视他们的行为,和听见他们的声音。他母亲一走进情人住的屋子,两个人互相不看一眼,各自急不可待的“脱”,脱光了便搂在一起。儿子气极了,吹起口哨,凄厉的啸叫把房子窗户的玻璃都吹碎了,纷纷落下。后来他这母亲死了,父亲雇了一个年轻的使女。这时他虽然体形毫无变化,仍像个小孩,可是他实际长大了,而且和使女发生了关系。这天他从外面回家,发现他父亲正在奸污这个他爱着的使女,他闯了进去,打走了他父亲……这些事都完全无一遮掩地在银幕上显示出来。后来这使女同他父亲结婚,又生了一个儿子,但这个儿子实际是他的。他疼爱那睡在摇篮里的婴儿。后来战争侵扰他们这个村庄,他随着父亲一家人离此他去,当他要随火车而远去的时候,他的外祖母,就是影片开头那个在旷野上的农妇对他说,意思是:“你可以长大了,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你已经全知道了。”电影就这样结束了。自然里边还有一些细节,但我没有全懂,大抵就是这样。我看这部影片,说实话是勉强看完的,其中表现性生活的那些镜头太露骨,不堪入目。但这部影片在外国,并不算是黄色电影。那些黄色影片,全部表演性生活的影片,只在标有“×××”的电影院放映,而且是不准六岁以下或十岁以下的小孩入座。《锡鼓》是艺术故事片,并且以艺术故事片而在美国获得国际奖的,看了之后,我在我所能理解的范围内思考,我认为原书的作者可能是有他的思想的。他的思想就是他认为现实社会实在充满了罪恶,一无可取。电影并不一定是宣扬这种低级的混乱的生活。但我不理解,影片为什么要把一些丑恶的东西,这样原原本本呈现给观众?观众到底能从中得到什么?是厌恶,使人恶心,使人对现实生活产生不满,因而向往美好;或者使观众欣赏,诱使人们去追求仿效呢?散场时,我从一些观众的眼中(绝大部分是青年学生!),他们的神态以及他们的赞美声中看出来影片还是投人所好,迎合一部分人的低级趣味。影片完全自然主义地塞进一些挑逗人、引诱人走入邪道的不道德的东西。如果影片编导以为自己只是在客观地表现毫无思想的人世间的现实生活,那就错了,社会效果绝不可能和主观愿望那样一致。这也是我个人所不能接受的“艺术只是艺术,无所谓思想性”的观点。我们有些同胞,一个时期不加选择地,一味醉心外国电影,我就介绍这么一个。很可能有人会笑我落后保守,那就随便,让他们讥笑吧。
  
  几天后,爱荷华来了一个纽约百老汇的歌剧,各国的作家都去看。歌剧的剧名我不知道,但故事简单;一个舞剧院或舞蹈团招收八名新演员,报名的有十六个男女青年。其中穿插有群舞、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等,其实是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或队形变换。考试中,有的人用歌,有的人用朗诵,有的人用舞蹈,表现自己的家庭、学历、爱好、志愿,和为什么要来应试,为什么喜欢舞蹈等等,每人的情况各异。有些朗诵、歌唱,引起哄堂大笑,我听不懂,看样子也是很动人的,赶紧问坐在旁边的一位懂外文的朋友。表演者还在眉飞色舞,观众的笑声不断。朋友悄悄告诉我道:“他正在说他的同性恋生活,他是一个同性恋者。”我不禁愕然。难道这是一种这样引人入胜的生活,值得在广大的观众面前宣传的吗?我又问旁座的朋友,以前那几个应试者讲了些什么。她悄悄说道:“反正各人都说他们的生活,有平常的,也有惊险、离奇很动人的。”但什么是惊险,什么是离奇,什么是动人,我脑子里装了很多问号。这个戏很快就完了,从十六人中录取了八名。当主考的导演宣布一个一个录取的名字时,台上台下的空气,在轻松愉快中显得十分紧张。观众对十六个男女青年就业非常关心,观众和演员的情感在交流。被录取的八个人兴奋跳跃,落选的悻悻然,带着微微的愠怒离去。这个戏情节简单,不需什么特殊化装,舞台装置简单,后幕是巨大的玻璃镜子,十六个青年以外,还有两三个主考、监考的人。镜子一照,虚虚实实,加上灯光的变化,演出很活泼,观众欣赏。十六个来历不同的男女青年把美国现实生活中的一角,形形色色,集中在舞台上,很幽默有趣地表现出来,确实反映了一部分美国人的精神面貌。真可惜我不懂外文,不能完全领会剧情和它的全部优点。但我觉得这种形式是活泼可取的。看来他们只在客观地述说,旨在引起观众的趣味,吸引观众到剧场来,这是一种正当的娱乐。他们有没有如同我们这里的相声,含有寓意的、幽默的讽刺文学,那我就不知道了。如果完全白描,正常健康,自然也好,但如果只限于有趣,只望能博得一时的笑声,却不能给观众以比较深刻的印象,也不引起观众的是非之感,爱恶之情,美丑之分,那就没有什么太多意义了。自然这一个戏不能代表美国全部的舞台艺术,而且这只是我的一种朦胧的感觉,是不足为据的管见。我相信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和情趣,我们应该尊重每个民族自己的艺术创造。我只是自己思考,一切艺术作品,是否能够不表现任何思想,而只是自然的,客观的,生活的再现呢?是的,古已有之,不能说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表现了什么思想。就是亭台楼阁,尽管别具一格,也不见得就表现了什么思想。但这里总有妍媸,总有清浊,总有生气勃勃或萎靡不振;总有使人清新与崇高,或令人郁闷与空虚。一个作家、艺术家无论如何是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的。他一定对世事有感,有爱恶,有评比。标榜艺术作品不应该表现思想,不也就是一种思想吗?
  
  中国周末
  
  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主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周末,去年九月底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中国作家、旅美的华裔作家和来自世界三十几个国家、地区的各国作家,借这个机会,集聚一堂,接触、交谈、相识,谈论中国文学的现状和前景,彼此留下一些愉快的回忆。今年因为经费不顺手,主人没能邀请外地的华裔作家来参加,但仍照旧举行了一次“中国周末”,召开专谈中国文学的座谈会和一次表演中国民族舞蹈、音乐的欣赏晚会。
  
  十月卅一日下午在爱荷华大学艺术展览馆的一个侧厅举行中国作家的报告会。我向来不善于也不喜欢做报告。九月中旬在写作中心第一次座谈中国文学的会上我讲过一次。那次会挤满了听众,许多人没有座位,都席地而坐。聂华苓当**,讲话的有萧军、吴组缃、陈明和台湾来的年轻诗人蒋勋。我讲的题目是《中国文学现状》,结果不大受欢迎。第二天,住在王晓兰家里。在爱荷华大学教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北京去的中国舞蹈学校的教师许淑英打电话对我说:“阿姨!你的讲话被认为太官气了,好像官方代表讲话,这里人不喜欢听,他们希望你能讲讲自己。”现在中国周末举行报告会,我又要讲话了,我就问过,征求过意见,讲什么好?回答都说:你就讲自己最好。我自己有什么好讲呢?我便照大家的意见,预先写了一篇关于我的生平与创作的稿子,准备在会上念,这样翻译的人也便于翻译。另外讲话的人还有黄秋耘、许淑英和蒋勋。原来也请陈明讲话的,他一看时间不够,多讲不可,三言两语,什么也讲不透,便推辞了。这次听众大约有一二百人,在爱荷华就算很热闹了。在这之前,举行过一次世界女作家和爱荷华群众见面的讲话会。被邀请来美国参加写作中心活动的世界各国,包括中国、挪威、丹麦、希腊、波兰、匈牙利、巴勒斯坦、印度、菲律宾、墨西哥、阿根廷、美国的作家共十三人。来自世界各地文坛上的女秀,像过节一样,穿着民族服装,按年龄长幼列队入场,我曾心想,这如果是在中国,无论在北京或中小城市,与会的一定非常踊跃,要挤破大门的。但那天当我步入会场时,我却吃了一惊。能容纳三四百观众的剧场,稀稀朗朗坐着约一百多人,我奇怪,难道这么多国际上的女作家在这样一个高度文明的大学城里,就只能号召来这么一点人吗?后来我停留美国的时间长一些,才明白,一二百人,虽不算多,但也过得去了。像我这样平日全凭临时的情绪来讲话的人,如果上台念讲稿,是不可能精彩的。但是这次,我没有念讲稿,我离开讲稿,讲了作为作家的我和人民的联系。这不是应景,只是完成了预定的一项节目,我感到愉快。
  
  今年的中国周末,还邀请了住在加州的一个华裔作家。这位作家早年在创作中心工作过,同聂华苓夫妇有较长时间的来往与了解,同来自台湾的蒋勋也很亲善。他到爱荷华是来看望老朋友的,或者也还想见见大陆来的新人。他很怀念祖国。我们谈到他熟悉的广西、上海等地,虽说他当年还很年幼,但现在记忆犹新,讲起来念念不忘,很有兴趣的。这位作家便是祖籍广西的白先勇先生。白先勇是写小说的能手,他的一些小说描写细致,文字流利,颇为中国的某些评论家们所欣赏,有人写过文章捧他。由于生活的经历,白先勇对于他描写的主人公和主人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非常熟悉的,对那种“伤逝”也是深有体会的。一些评论家们,可能是看多了近三十年来的多写斗争题材的作品,而又嫌平铺直叙,文章实而不华,到了“***”横行时期,几乎都是令人讨厌的“假、大、空”,现在骤然接触到这种精雕细刻的精品,内中人物很有韵味,似乎可以呼之即出,不觉欣喜。可能也还有这样的评论家,虽无白先勇的旧时生活,但对这种生活情调与感伤,也有同感,因此也就拍案叫绝。我自己是写小说的,我认为白先生有写小说的才能和颇高的文学修养,我也喜欢他的文字。但我又是一个共产党员,有我长时期的和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生活经历所养成的我对文学作品的欣赏的趣味。倒不是我要拿一些死硬的框框,要白先勇来就我的什么框框,框框都是要不得的。但是我总希望作家能从怀旧的感情中跳出来,把眼光扩大,写出更绚丽多彩,更富有生命力的文章。我曾对他说:回国内走一趟吧,新中国还是有许多新的可看可爱的东西的。我愿意帮助你,新中国一定会欢迎你。反之,你要是能帮助我去一趟台湾,我也是高兴的。
  
  他是一个年轻、活泼、有兴致的人,来我们寓所吃过一次便饭,我以为我们是能够谈得来的。但谁知道呢?他也许有他的固定不移的看法,也许他也是因我的言谈而对我失望的一群中间的一个。我希望不是,我的确真的等着他来看看新中国。
  
  中国周末的音乐、舞蹈晚会,由聂华苓和她的女儿及舞蹈家王晓兰主持。王晓兰自编自导,并且主演了一个现代舞的节目。她和她的同伴们表演得很不错,博得满场掌声。只是我对这种舞蹈,还是外行,很难有什么评论。表演的节目中还有吴祖光的女儿的唱歌,她学的是西洋唱法。我想如果她能多接受她妈妈新凤霞的一些唱法,可能效果更好。中国女孩唱西洋歌曲,总觉得中气不足,音度也嫌低了一些。这也可能是我的错觉。参加演奏的还有一个吹笛子的小赖先生,他是在“*****”的混乱期间,从广州出去的年轻人。他的笛子吹得非常好,香港的聪明灵活的商人抓住他路过的时机,录制了很多唱片,远销海外。我们在美国一些朋友家访问,就听到过他的悠扬婉转的笛声。他的妻子出生在香港,也会弹琴。他们夫妇使用五种中国的民族乐器,表演了五个节目。他告诉我,他住在纽约,以开出租汽车为生,每天得开十四小时才能维持一个四口之家的生活,再也没有时间精力摆弄自己心爱的艺术。聂华苓请他们来参加中国周末,自然表现了聂华苓夫妇喜爱艺术,爱惜人才;对他们则是一次休息、旅游,而且在经济上也可得一点小小的补助。我曾问聂华苓,根据这两个人的专长,你们不能介绍他们参加一个小的乐队,或者广播电视台这一类的工作,以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吗?聂华苓变得严肃起来,脸上失去了常有的笑容,瞪着眼,摊着手,摇摇头说:“毫无办法。”
  
  还有一对夫妇原是中国芭蕾舞剧院的演员,男的饰演过《巴黎圣母院》中的神父,现在在美国一个小剧团演现代舞。这晚他表演了一段剑舞。女的演了一段《丝路花雨》中的“反弹琵琶”,因为这些都不是他们原来专业中的本行,表演平平,不怎么出色。看他们的演出,我感到亲切,但又很难过。想当年他们在北京天桥剧场,在中国的舞台上得到过多少观众的热烈鼓掌,是曾经被中国人民培养爱护并寄以希望的呵!看到现在他们落得寄食异邦,充一个无足轻重的、不重要的、随时都可以被辞退被解雇的演员,孤独地挣扎着,拿点美金,过着不充裕的日子,我真有点精神沮丧,就好像是我自己落魄他乡,寄人篱下那样心里很不舒服。幸好,多亏许淑英的节目救了我。这晚,她一个人表演了十二个节目,全是我国兄弟民族的民间舞蹈。她整理了这些原始的舞蹈动作,保存了这些舞蹈的朴素、健康、优美和各个民族作风的特点。聂华苓夫妇、我和在场的许多观众,从她的表演里,骤然发现了这么多鲜艳缤纷的花朵,不禁惊叹不已。许淑英是北京舞蹈学校民间舞系的教员,已年近五十,早已不登台表演了。这次她应爱荷华大学舞蹈系的邀请,来美进行教学交流,在中国周末的晚会上,她慨然登台。没有舞蹈服装,只着一套日常穿的黑色练功服;没有乐队伴奏,没有五颜六色的灯光变化,可是她严肃认真,一招一式,一丝不苟,表演的每一个节目,都引人入胜。节目只是片断,无剧情,无故事,但她把自己化入她所表现的人物中,使观众都能领略舞蹈传达的细腻的感情。当她用两只手敲动两个小碟,边跑边跳时,我真以为她是一个顽皮的可爱的儿童,那样的天真、活泼、快乐。一位女教授看了她表演后,曾惊叹地说:“你怎么会这样多种舞蹈?”许淑英告诉她,五十年代初,她刚刚步入舞坛时,曾到各兄弟民族地区采风,几乎走遍了中国的东西南北。向那里的人民学习,向老艺人学习。那位教授更惊叹祖国从事艺术工作能有这样好的条件。自然许淑英个人没有很多钱,她只凭国家***或舞蹈学校的一纸介绍信,就可以走遍全中国,走到哪里,哪里的地方当局、兄弟团体就会乐意为她办事,为她操心,找人来帮她,教她,她的生活也没有任何的困难。她享有一般资本主义自家的演员、艺术家所不可能有的必要条件。她是党培养出来的,是人民,是社会主义制度培养出来的。她表演后,晚会结束了,我和聂华苓跳上台去,我拥抱着她,悄悄告诉她:“你成功了。”
  
  晚会散了,我们坐车回到五月花公寓,我凭窗远眺,繁星点点,多么愉快的中国周末的晚会呵!
  
  1982年9月10日写于“十二大”会议期间
  
  纽约的住房
  
  纽约在很多人的心上是一个发亮的名字。它是美国最大的城市,是美国金融资本的中心。在美国建国以前,曾经有多少英国人和其他西欧人络绎不绝跑到这里来淘金、开矿、办实业、设工厂、贩人口、修铁路、辟码头、发财致富。有多少印第安纳人,非洲黑人,被奴役、被残害,濒临绝境。有多少亚洲人、中国人也万里迢迢,离乡背井,逃荒避难,跑来做工,流汗、流血,谋求温饱。现在美国是最发达、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纽约成了世界上有钱人羡慕的地方,也是世界上许多穷人向往的地方。
  
  前年,我应邀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的活动,以一个陌生者的身份闯进了这里,这里的什么东西都会吸引我,使我注目。我需要理解,需要辨别,需要比较,需要感受与激动。按行程计划,我将在这里停留一星期。我希望我会像一块海绵,凡遇到有水的地方,它都能浸入,并且汲取得饱饱的。我以为一切都会使我感到兴趣,并可能对我有所教益。纽约,我在这里不会住很久,但在我的记忆中,它将会留下深深的痕迹。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四日,一到纽约,我们由新土杂志社社长陈宪中先生迎接,住到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区76号街的一家旅舍里。76号街可能是早期建筑留下来的几条街道之一。这里很像三十年代上海英租界那几条靠黄浦江的马路。街面不宽,楼层不高,房子不新。旅舍不大,但门面严肃静穆,看门的门警,穿着制服,彬彬有礼。近年来陈宪中先生每年都欢迎中国作家到他家作客,他有一个很贤惠的妻子。现在他也非常欢迎我们到他家去住,并且为我们出门旅行提供种种方便。我感谢他的盛情,但我因为怕打扰他太多,没有接受他的邀请,但我答应在临离纽约前到他家住两天,同他聊聊闲天。在纽约的一个星期中,有四天我们和聂华苓夫妇住在76号街的旅馆里。旅馆的房屋比较旧,但显得高大,陈设古雅。旅客似乎不多,更没有很多穿白衣的服务人员来往穿插,特别清洁安静。聂华苓告诉我,住在这里,是一个月前就预订好的。聂华苓夫妇住一个套间,我们住一个套间。每个套间都附有一间小厨房,电炉、冰箱、杯、盘、刀、叉用具齐全,旅客可以在这里煮咖啡、烤面包、吃点心、进餐。每天租金一百四十美元。这里不是纽约最豪华的旅客,只能算中等,但可以说是最舒适方便的旅舍。
  
  别的新式的豪华的大旅舍,我没有去过,据说房租有四五百美金一天的,具体情况不知道怎么样。但聂华苓夫妇陪着我们和台湾诗人蒋勋先生去一家新式的、比较高贵的公寓作客。公寓的主人夫妇俩都是杂志编辑。后来熟悉纽约生活的朋友告诉我们说,一个杂志的编辑,如果没有其他的巨额收入,只靠每月工薪,住这样的公寓,是很难的。这座公寓离我们旅舍似乎不远,在一个高楼群中。我们是晚间去的,马路阴暗,从暗色的玻璃墙壁往里看,只能看见自己一群人的淡淡的黑色的影子。贴近大玻璃才看见里面是一间空廓的走廊式的屋子,没有什么陈设,没有盆花,没有窗帘。按过门铃后,门开了,我们走了进去,一个着制服的门警从暗处走了出来。他知道了我们要去的地方,指引我们上电梯的路,又经过一道铁门,他才打电话给我们要访问的住户。到了主人的门口,又按电铃,才在一道小铁门里看见主人的欢迎的笑脸。这道铁门打开,我们就如释重负地登堂入室,到了富丽的客厅。屋子高大,陈设豪华。主人夫妇俩都在中年以上,态度雍容端庄,待人彬彬有礼,谈话和谐风趣,请我们喝茶,吃专为我们制作的点心。这幢楼究竟有几十层?我忘记问了,大约有三十几层。我站在厅前望市景,但见眼底脚下,灯光点点密集,如银河里的繁星,一片星海,红红绿绿、高高低低、灿灿晶晶。小甲虫似的汽车,在街道上流泻,车后的尾灯,像红色的丝带不断向前引伸。这座公寓就是这样一层楼一层楼地,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家一家住着幸运的比较富裕的中上人家。他们在各自的公司里、写字间做事,白天很忙迫,夜晚很闲散,有机会去参加社会的一些聚餐、酒会,杯盘交错,灯红酒绿。有时还可以在舒适的寓所里,接待来自外国的客人,留下一些愉快的回忆,在优裕的生活图画上另添一笔色彩。
  
  后来,我到了我的一位亲戚家里。他到美国才六年,是“*****”中申请探亲到香港,后来转到美国的。他住在纽约有名的皇后区。这是一个在安全上比较有保障的住宅区,房舍都像我们在爱荷华看到过的那样一栋一栋小楼房,有庭园草坪、树木、花草。房价自然很贵了。我们这位亲戚在国内是一个大学校的物理教师,现在在美国的一个电子计算机公司里审查设计,一个月两千美元的工资。他告诉我,他买这栋楼房的时候,价值二十万元。分期付款,二十五年还清。他已付三年,共八万元。以后将在二十二年内陆续还清那十二万元,每月须付款五百元,这五百元是不必交所得税的。但是,二十二年后,由于地皮等等涨价,这栋房子将价值三十万元,或二十五万元。而房子的产权已完全为他所有了。他还告诉我,现在,这房子虽然还不能说已经是他的,但美国法律仍然认为他有房产二十万元。他可以用这所尚未付清房价的房产作二十万元抵押去借债。如果能借到五万元或十万元,他便又可以拿这笔借款去做买卖,买证券,买股票等等,至少还可以分期付款再买一栋小一点的房子。他可以把房子租出去,收取租金。他更告诉我,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需要资本不断地流通。这个社会鼓励你花钱,鼓励你做生意,谁的胆子越大,越敢借钱,越敢买空卖空,谁就可能会越有钱,钱越多,生意也就越大。聪明人,敢于冒险的人,都不把钱存进银行,因为存钱还要抽所得税咧。我的这位亲戚,五十年代,我见过他,那时只是一个大学生,天真活泼。在美国生活了六年,如今简直成了一个美国通,对我们讲述这本经济账,真是头头是道。我半天也理会不过来。最后他笑着说:“简单地说,你欠的账越多,银行越敢借钱给你。你就越玩得转。美国就是这样。”
  
  后来在波士顿,我遇着一位在美国多年的华裔教授向我证明了这位亲戚的话,她说:“我们在美国,做的是今天的工作,用的是明天的钱,还的是昨天的债。搞得好,日子还是好过的;搞得不好,只要一天失业,一切的财产都是别人的,你就等着贴封条,进法院、起诉。我们教书的,如果是教授,有了铁饭碗,还好点;可是要混到教授头衔,好不容易哟,什么博士学位都是空的。”原来这些别墅、小院、高楼、大厦可能都是空的!都是欠账赊来的!
  
  中国人侨居在美国很有年代了,因此比较大的城市里都有唐人街,华人大多集中在这里。纽约唐人街两边大多是矮塌塌的半中式半西式三四层楼的房子,很像三十年代上海的城隍庙街。街道窄,铺面挤,四处都是用中国文字书写的各式各样金字招牌,有的还贴着红纸大对联。各种行业都有,以大、小餐馆较兴隆。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前呼后拥。夜晚红绿霓虹灯闪耀刺目。四面的摩天大楼都在向这里挤,唐人街会不会逐渐缩小、消失呢?看来,这是多余的担心。旅美侨胞的爱国团结、对于祖国故土的思念和对于民族风情的眷恋,都不会允许这种局面出现。而一些挖空脑筋要敛钱发财的人,也要设法保留唐人街,作为展览的橱窗,将来也许可以出售门票,增加收入呢。
  
  纽约还有一种我们不会想象到的流动房子,这自然是远在郊区(在中小城市里也有)。这种房子看起来像火车的车厢,一截一截的可以用汽车拉走。活动房子一般都整齐地排列在一些准备建筑尚未动工的土地上。自然这里很少草坪、树木、花朵,一些低工资收入的家庭就住在这里,租金比较便宜。如果这块空地有了别的用场,这些流动房子就会被拉到另一块地方去。如果流动房子也没有地方安排那又将如何呢?会不会就有人流落街头,露宿道旁呢?会不会有人为这群低工资收入的人另找栖身之所呢?我没有更多了解,这里就不多说。
  
  纽约还有一个住宅区,住的全是黑人。不管我在华盛顿也好,旧金山也好,波士顿也好,友人们总要向我提出警告,不要到黑人区去,把黑人区形容得非常神秘和可怕。的确,我在密歇根大学也听到过一位中国女同学诉说她在校园中遇到的黑人暴行;在芝加哥的夜晚,我也曾亲眼看见黑人向中国同学气势汹汹无理挑衅的蛮横行径。但我常常注意更多的那些鬈发的黑色女郎和青少年,觉得他们都很可爱,他们的处境很令人同情。我很想去黑人区看看,就如同想去乘地下电车一样,因为好几个朋友都对我说:“到了美国如果不坐地铁,那只是到了半个美国。”但我到底没有去,这并不完全为个人的安全担心,也还由于我不愿为我的主人增加麻烦。因此,现在我无法证明或述说黑人区的具体实况,但我确实看见了一些黑人或白人,畏畏缩缩坐在不被人注意的黑暗角落里。人们告诉我,夏天的夜晚,有些马路上、公园里到处都有无家可归而露天住宿的人。有不少流浪汉就经常以火车站的候车室或教堂的门廊作为宿处。我不能理解,我反复想到那位亲戚说的话;我不得不自问:“难道这些人全是没有学问,工作不勤奋,或者是胆小,不敢借钱,不敢买空卖空的人?”美国既然那样富有,那样容易赚钱,怎么还会有这么多无家可归,只能露宿街头的人?在那样巍巍高楼、金屋遍地、掷钱如泥的富裕国家里,怎么还会有这么一些寻不到一席安身之地的可怜虫?难道这不值得令人认真思索么?难道这还不能使我们某些对美国生活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的人稍稍多想一点么?
  
  1983年2月于昆明温泉
  
  纽约的苏州亭园
  
  一天,我们去参观纽约的博物馆。这是世界有名的大博物馆,收藏着全世界自古至今东方西方国家的艺术珍品,年轻的同伴们都兴致勃勃地准备花两三天时间在这里观赏。我本想多看一点以饱眼福,但体力不支,只走了几个陈列室,果然发现,有好些东西是我在别处未曾见过的,足见他们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并且的确千方百计,搜罗很广。
  
  这时有人建议去欣赏博物馆内新建成的苏州亭园。我知道这所亭园是苏州派来一个专家小组协助设计并参加建筑完成的。在纽约我愿意尽先看西方的东西,但能在纽约和聂华苓等一同欣赏祖国的亭园风光,也是一桩大快事。
  
  转几个弯,我走到一道粉墙边,进入一个紫檀色的大木门,陡然觉得一阵清风扑面,而且微微带一点芝兰香味。人好像忽地来到了另一个天地之中。转过屏风,苏州亭园就像一幅最完整、最淡雅、最恬适的中国画,呈现眼前。清秀的一丛湘妃竹子,翠绿的两棵芭蕉,半边亭子,回转的长廊,假山垒垒,柳丝飘飘。青石面铺地,旁植万年青。后面正中巍峨庄严坐着一栋朴素的大厅,檐下悬一块黑色牌匾,上面两个闪闪发亮的金字:“明轩”。我好像第一次见到我们祖国的亭园艺术,这样庄重、清幽、和谐。我们伫立园中,既不崇拜它的辉煌,也不诧异它的精致,只沉醉在心旷神怡的舒畅里面,不愿离去。园中有各种肤色的游人,对这一块园地都有点流连忘返,看来他们是被迷住了。
  
  中国艺术的特点就是能“迷”人。我们的古典文学艺术,不也是这样,能使人着迷吗?你看,“明轩”正厅里的布置与摆设,无一处是以金碧辉煌,精雕细镂,五彩缤纷,光华耀目来吸引游人,而只是令人安稳,沉静,深思。这里几净窗明,好似洗净了生活上的繁琐和精神上的尘埃,给人以美、以爱、以享受,启发人深思、熟虑、有为。人生在世,如果没有一点觉悟与思想的提高、纯化,是不能真正抛弃个人,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最高的艺术总是能使人净化、升华的。纽约的博物馆的确搜罗了许多世界艺术珍品,供人欣赏学习,打开人们眼界,提高人的兴趣与鉴别能力。苏州亭园在这个博物馆里不失为一朵奇花异葩。人们在这里略事观览,就像是温泉浴后,血流舒畅,浑身轻松,精力饱满,振翅欲飞。特别是我们在美国看祖国,更倍感亲切。
  
  中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上是受人喜爱的,他们喜爱的是苏州亭园,是齐白石的画,是屈原的《离骚》,是唐诗宋词,是《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是深刻反映中国人民生活的东西,是真正的中国货。他们对我们的仿制品、舶来品是不感兴趣的,历来如此。我记得五十年代有一位苏联文学家看了我们的一个影片后,很直率地对征询他意见的人说:“这里边有太多的苏联货和美国的好莱坞货。我们要看的是中国人民的生活和中国民族的艺术。”实际我们自己也是喜欢道地的民族的、传统的形式,和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的作品。
  
  从纽约的苏州亭园而不能不想到中国文学应走的道路。
  
  1983年3月2日于昆明温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