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建文帝逊国流浪奇遇记 > 正文 一

正文 一

正文 一 (第2/2页)

高德望着河鱼,看着河石,便沉吟:
  
  河石
  
  圆满河石隐角刀,疑思来自峭崖霄。
  
  历经风暴藏愁面,洗尽铅华袒素腰。
  
  怀瑾匿瑜仍静默,厚德载物未喧嚣。
  
  忠实稳重卒千载,唯供尘凡垫脚高。
  
  吟罢,乡亲们眼光不约而同转向黄毛,他似乎仍沉浸于高德诗境之中,片刻才愣过神来。只见他镇静自若,稍稍思虑,便一气呵成:
  
  河石
  
  曾居高岳比云霄,孤浴风霜落沼蒿。
  
  过往贵尊毗日昊,今为乡野做脚篙。
  
  不求权柄玩潮水,但敬黎民下背腰。
  
  饱雨历难痴爱在,苍生冷暖系未消。
  
  高德说:乡亲们,咋样?可否很有文采?乡亲丙说:文采是有,可大家不服,因为高先生先吟,黄毛跟后,难免在内心有规可依,思想存在抄袭之嫌。不如再出一题,让黄毛先吟,高先生后吟,如果成行,大家才服。凡事不过三,三次显出黄毛不凡,那乡亲们以后也叫黄毛为黄先生,毕躬毕敬。高德点头同意。
  
  乡亲丙读过一年私塾,也略懂四书五经,因家庭变故弃学从耕。他远望应山,略微沉思,便说:以“应山”为题,各吟诗一首,黄毛先来。
  
  黄毛没有推辞,走向河岩,抬头远望应山,开吟:
  
  应山
  
  放望寒山逝碧霄,雾云缭绕现妖娆。
  
  巅峰鸡凤鸣庭晨,半壁猩猿嚎树梢。
  
  神将下凡经此道,天兵捉逆驻歇脚。
  
  千秋丰骨育杰圣,仙帝逋留忘位高。
  
  黄毛吟罢,人群中便有唏嘘声,似是赞叹。高德望着远山,吟声既出:
  
  应山
  
  峻险神奇属应山,江南倜傥卧故园。
  
  纵观南北三锥嵌,横看东西一线牵。
  
  小道崎岖通玉殿,甘泉清冽坠云烟。
  
  天廷距此无多路,姝秀羡尘暗下凡。
  
  高德吟罢,人群中炸了锅,窃窃私语者有,交头接耳者有,啧啧赞叹者有。高德说:今天赛诗会到此结束,结果已经明了,请乡亲们为此事保守密秘,不宜告诉外人。乡亲们也没再说啥,又聊些闲话,就次第回老街了。
  
  黄毛吟诗奇才,不久便在百盛园传开了,名声那也是渐渐鹊起。每到百盛老街,时常有社民驻足而立,让黄毛吟诗,借此逗乐。久之,黄毛也没有必要再掩饰,不再推脱,说吟就吟,似乎诗句就在口边藏着一样。与乡民沟通感情达到极致,与民同乐,融融无比。
  
  在老街一炊饼店,店家说:黄毛,吟一首。伸手拿几个炊饼递给黄毛,说:白送!见识见识高人才华就足矣。
  
  黄毛虽看不上这些赏物,但对乡民那是厚道有加,与民同乐,每次必接过炊饼,然后便一本正经吟起来:
  
  炊饼
  
  圆圆炊饼卧笼锅,志在为人解渴喝。
  
  烈焰烤蒸成口爽,热香腾漫暖心窝。
  
  高登不忘台阶累,餐饱忧戚饿殍多。
  
  但愿世间多满月,庇舒寒士俱欢歌!
  
  不日,黄毛又路过炊饼店门口,店家说:黄毛,再吟一首,让俺再长长见识?顺手又是三个炊饼递到黄毛。黄毛接过炊饼,乐呵呵吟起来:
  
  炊饼
  
  半寸河山半寸戈,饼功居伟二分多。
  
  遣驱身冷赢绸缎,歼殄胸空赛燕窝。
  
  不惧碎身奔饿战,只留美誉安家国。
  
  饱餐将士功勋赫,苍野无寒众乐歌。
  
  又日,黄毛来到老街,老远,吹饼店家便看到他,说:黄毛,给四个饼,再来一首?黄毛说:吟有何难?只怕店家炊饼受不了哟。心想,小本生意之人,赚钱不易,不能挠民这是宗旨,再加上商人皆唯利是图,小气成性,难免心疼。这次店家倒大方起来,说:只要再吟炊饼诗,我赔也心甘。说着,拿四个炊饼递与黄毛。
  
  黄毛没有接手烧饼,仅是驻足,稍稍沉思,便信手拈来:
  
  炊饼
  
  炊饼香鲜闷火窝,炎炎酷热赛蒸锅。
  
  晶珠滚背犹汤煮,浃汗倾身似水泼。
  
  古有大郎炉饼祸,今传诚意烧饼歌。
  
  赞扬店主仁宽厚,事未三回勿谓多。
  
  店家也听出黄毛诗意,以后没再让其吟诗。但店家也是个有心之人,把这三首“烧饼诗”请人书写在幌子上面,落款诗者竟然就是“黄毛”二字,在传名扬声方面起到效果,从此生意也更加好了。隔三差五,黄毛到炊饼店吃上一餐,店家知道其有文略,总笑脸相迎,给银子硬是不收分文。久之,店家还让儿子跟随黄毛习文写作,黄毛也欣然同意,只是谦虚一番,不再推脱。
  
  新元节后不久便到春夏之交,鲜花烂漫无比,这日,黄毛携徒弟在野外闲逛,正值牡丹怒放季节,姹紫嫣红,大如碗碟,着实惹人爱怜。路过一社民说:黄毛,以“牡丹”为名吟诗一首,咋样?黄毛看了社民一眼,便一本正经,娓娓道来:
  
  牡丹
  
  花团锦簇似盘盆,红海丛中显迥神。
  
  胜过粉桃七段艳,逊与独秀九分魂。
  
  象征富贵闻天下,无睹贫怜满乾坤。
  
  曲意逢迎招众厌,本无风骨立何勋?
  
  这时候,凑热闹社民越来越多,黄毛刚吟罢,又有乡亲说:以“鸣蝉”为题目吟一首,听听咋样?
  
  黄毛口占拈来:
  
  鸣蝉
  
  鸣蝉虽鄙厉声高,不惧艰险抱树梢。
  
  蔑视炽阳炎暑照,念怀疾野娓訾啕。
  
  十年黑暗忠骨义,三月光明竞夕朝。
  
  吁喊为民嗓叫破,宁亡谏言不折腰。
  
  黄毛吟诗才能,那是越传越响。在整个老街,黄毛也成为名人,社民认识他,爱与他逗乐玩笑,增加生活乐趣,严然成为美笑谈。
  
  如此生活,虽平淡无奇,但也勉强。常有多事之人问其身世,均避而不谈,因屡屡碰壁,后来也无人问津了。
  
  转眼到乙未年九月天,正值乾坤书院建院五百周年,远近文人骚客不远百里,均齐聚书院,与高德畅谈铭志,吟诗注篇,人员之众足达百名之多。
  
  周年这日,正值高朋满座,人人诗兴大发,高德也灵感突兀,尽显地主之谊,便提笔在书院门后影壁墙上,写下《乾坤书院序》一篇,全载如下:
  
  李唐岁末,宦官当权,藩镇割据,各拥兵自重,社稷萍荡。上昏不思为民,下奸鼠辈沆瀣;朝野无忠烈可依,庙堂满奸佞持政。正值天时不济,春旱夏焦,食不果腹,饥民遍野,随爆发起义。故烽火连年,饿殍满地。
  
  耿烈义军,重创李唐腐政,不久便气尽归天,华夏大地进入朱梁孽政,九州衰败兵戈四起,饥民生活水深火热。甲戌年春二月,他乡来一贤者,粗衣尘面,疲惫躯体,异域口音,实为赶路投奔之人,却气质轩昂,眉目迥迥;且学识渊博,礼义不凡,自言赵先生。其中意百盛园之域,四周群山环抱,两河穿越其间,环境优雅,民风古朴,有天上人间之美,世外桃园之妙。顿隐居于此。
  
  翌年之春,赵先生倡导感召,百盛园乡亲协力,依山傍水筑书院一座,曰“乾坤书院”,门庭墙贴寄语,均出赵先生真迹。
  
  乾坤书院,面南背北,座山面水,后有万仞峻山依靠,前有两河回荡盘绕;舍院幽雅,松柏庇荫,冬夏苍郁含韵,春秋景明气神;鸿鹄困顿常借宿鸣志,鲲鹏高远常由此启飞;登阶远眺,景色尽收眼底,波光粼粼如镜射朝阳,白云悠悠似虬龙书襟;俯瞰脚下,水清舒缓,悄息回环,卵石静磐于清波之下,灵鱼投影于磐石之间。嘻!如此美景,凡间天堂,何不让人留恋忘返!
  
  书院自乙亥年始建至今,整五百年矣。历史之久远,沉甸之积厚,非朝夕所能书尽也。然五百年间,育贤达杰圣之无数,有者曾助天子开创帝业,传华夏文明于久远;有者曾携农夫执锄桑田,创农垦植术于民间,穷则独守清廉初衷,达则兼济天下苍生,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豁达开明,诚致久远。
  
  星转斗移,时势至今,高朋满座,执手如云;天下初定,和平民心;朝政享通,百废待兴,时不我待,今日出征!庙堂之上,威加海内,仁智臣服四海;江湖之远,戍边植恳,良民归顺一心。上下通顺,四方一尊,志存九州,魂魄精神,诚为繁荣之兆也。
  
  然则,我辈均为明言事理之人,存报国为民之心;不言个人穷达疾困,只系国强民安之魄。今朝一聚,明日各奔,不为私利,只图国民!让我辈携手同奋,传书院精神之久远,达华夏文明于无垠。百年之后,方可静心入尘,扪心自问,皆曰:上不辜负浩荡皇恩,下不亏对乡间野民;为国鞠躬,为民呕心,方可安然去矣!
  
  思绪飘飞,人声鼎沸,执毫落墨,书写一堆。影墙虽大,书不尽鸿鹄高广之志;书院虽广,载不动我辈赤子之心!毕矣,以诗为之结束矣:
  
  书院精神五百春,忧邦恤众满乾坤。
  
  一身正气威华夏,两袖清风表后人。
  
  尊踞庙堂忧里野,屈谪僻壤系皇君。
  
  己悲物喜皆轻对,仁义忠节九鼑尊!
  
  高德挥毫书就,落墨成章,一气呵成,人人赞叹。此时有人说:既然同仁相聚,何不各抒情怀?于是有人建言:以“咏菊”为题,以“门”“盆”“魂”“痕”“昏”为韵,各赋诗一首,如何?
  
  一片掌声雷动,大家皆赞成这个想法,也很兴奋,不再拘谨,皆跃跃欲试。
  
  石羊先生第一个站出来,行内人皆知道他是天下名隐,第一智者,很少抛头露面,他清一清嗓子,便吟起来:
  
  咏菊
  
  冷观蝶舞影拂门,只爱偏隅盛陌盆。
  
  朔气摧折庸碌面,暗香孕育圣洁魂。
  
  冰融瘦叶添神韵,雪润肥苞未迹痕。
  
  岂可摧眉恭显贵?独绽寒野向黄昏。
  
  闲云居士第二个站出来,他与石羊先生关系十分密切,形象也十分相像,他娓娓吟到:
  
  咏菊
  
  独爱冰霜雪掩门,静居西岭伴隅盆。
  
  侧眸不睬喧尘世,曲径通幽铸骨魂。
  
  巢赋秋菊言志广,潜折篱黄喻心痕。
  
  痴守节义观天下,放望江山入夜昏。
  
  田立微第三个吟诗,他神情有些哀怨,但意志坚韧,风骨尚存。其实,他祖上不姓田,而姓黄,是苏州知府姚善给他改了姓,其中根由没有几个人知道。他沉思片刻吟到:
  
  咏菊
  
  穹碧无珠祸降门,摧折寿客粉瑜盆。
  
  香揉霜雪飞苍昊,玉殒风霖化殇魂。
  
  气贯长虹怀耿义,节凌素缟碎丹痕。
  
  凶残难撼青云志,穷且弥坚至暮昏。
  
  方中昌第四个站出来吟诗,他很低调,连名字也没有报,但部分文人骚客还是能认出,他是方孝儒后生,隐于民间乡野,仍不便公开抛头露面,但大家皆没有说出口来。他压低声音吟到:
  
  咏菊
  
  耿耿忠贞满祠门,恰犹冷艳茂玉盆。
  
  蔑观忤逆调唆令,怒对丛刀铸义魂。
  
  留取骨节惊寇胆,恸哭苍野拭泪痕。
  
  气冲牛斗轻寒漠,不忍江山向暗昏。
  
  第五个是太平寺僧人住侍悟通,又号“松月闲人”大家皆认识。他吟偈:
  
  咏菊
  
  尘喧世闹绕佛门,远眺寒山近望盆。
  
  簇簇霜菊彰胆魄,惜惜淡雅断人魂。
  
  星辰轮转阶移影,日月更迭岁有痕。
  
  坐恤志同皆隐去,不觉露寝夜沉昏。
  
  胡濙第六个吟诗,这位大家皆不太熟悉,听说话口音,似乎是远道而来之人,身心之中透露着世俗机灵,透着几分霸气,虽穿着随便,但仍能看出几分门道来。其吟道:
  
  咏菊
  
  西风夹雪扑柴门,冰打残红冢满盆。
  
  衰草哀寒屈冷雨,傲菊显采守节魂。
  
  百丛落落枝生困,唯隐桀桀露添痕。
  
  不惧千危彰挺秀,咏怀风骨日沉昏。
  
  这时,从书院隔壁传来一个高声:我也吟一首!大家皆惊呆了,不知何人在说话。唯有高德听出来是黄毛声音,他娓娓一笑,大声道:请——吟——来——
  
  隔壁立马传出诗句来:
  
  咏菊
  
  本生富贵缎襦门,位踞高尊捧玉盆。
  
  冷眼杂芳屈虐暴,独痴花冰彻灵魂。
  
  朔寒摧折枝高贵,乡野潜藏迹无痕。
  
  不恋当年威四海,只怜百姓泣波昏。
  
  刚刚吟罢,大家皆说:有气魄,好诗,好诗!均沉浸在诗境中不能自拔。这时,方有人说:何不去隔壁看看是何许人?大家一哄而出,跑到院外墙壁下,什么也没寻到,哪还有人影?均悻悻而归。唯有高德独坐书院,无动于衷,见大家次第回来,只笑道:继续吟,继续吟。可大家没这个雅致了。此后,大家边扯闲话,边干起活来,院落打扫一新,古门石狮抹一遍,一尘不染,宛若新置,门口盈联也涂成丹红,散发出勃勃生机。临近中午,活干完后,大家才慢慢散去。
  
  翌日,高德与黄毛见面,高德问:昨日为何躲在院外吟诗?黄毛说:我一介异乡之客,登临如此雅场,实不合适,躲在院外听一听,闻一闻就行了。高德也没再追问什么。
  
  几个月后,突然有一帮人马来到百盛园,威威武武,浩浩荡荡,百步之外便能听到脆脆马铃声。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公差人员,有要务在身。高德是百盛园知书知理高人,当然由他接见招待。那帮人说明来意,高德说:百盛园四周环山,鲜有与外界联络,当然,也鲜有外界人士到此烦挠,实无外人来此。高德是严肃有信之人,说什么大家皆相信。领头便说:奉胡大人之命,来此履行使命。高老既有此言,那就是没有外来之人,我辈就不打挠了,将来若有外人来,一定要及时禀报,否则以欺君惩治。高德说:当然,当然,哪敢,哪敢!这帮人只待了半个时辰,就让高德打发走了。后来经高德回忆,这帮人之中有个别人有点熟稔,似乎在哪里见过面,只是回忆不起何时还是何地。
  
  其时,黄毛带着二位徒弟,正在女贤河岸边散心,压根不知外界来人巡查之事。晚间,从老街社民口中才知来人何意。小小社乡,议论纷纷,百猜各异。有人说:假皇帝打跑真皇帝,现在假皇帝要找真皇帝算帐。也有人说:皇叔打皇侄,自古鲜见,天作孽不可活,兔子尾巴长不了。更有人说:假皇帝杀人如麻,见人就砍,前后杀几万口,连蚂蚱也不放过,酷吏当道,百姓苦呀。……黄毛只是静静听着,也没什么反应,也没什么评说,只是冷眼观之。
  
  晚间,师徒三人坐下来,讨论起外人巡查之事来,三人皆认为,此地相对偏僻独立,虽有外人来挠,但已被高德打发走了,一时半会也不会再回来挠民,仍有可居价值。当地乡亲们厚道,知书知礼,仁慈怀善,日常生活可吃饱喝足,又没有家眷牵挂。三人商议决定,暂时留下来,以不变应万变。
  
  可是第二天,乡亲们没见到黄毛身影,找遍老街,也没找到黄毛,只找到两个徒弟在农田耕作,默默无声,大家皆以为他离开百盛园,远走高飞了。
  
  下午,有人在平安寺见到他,原来,黄毛出家为僧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陈长安牧云瑶 罗天蓝秀儿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 龙族:重启新世界 他比我懂宝可梦 叩问仙道 重生之苍莽人生 唐朝工科生 紫气仙朝 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